两仪点穴 第1部分
两仪点穴 第2部分
两仪点穴 第3 部分
稀有拳种两仪拳,又名两仪点穴拳、过气拳。
除了点穴解穴之功,两仪拳有一套完整功法,有两仪棍术、刀术、六路螳镰和两仪暗器,还有两仪药方疗伤治病。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只存留于河南沈丘。
神奇的两仪点穴,汇阴阳二气,聚无限能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不同力度击中对手任意穴位、阻断不同经脉而呈现不同症状,且无药、无法可解。
只有经点穴者一掌解穴迅即复原。制人而不伤人,故有一拳制人之威,又有一掌复原之能,堪称武林一绝。”
两仪拳的历史要追溯到数千年之遥,据《两仪拳谱》载:“无极天地母,生化皇太极,阴阳两气合,真能丹田聚,有意无意间,降龙而无虞,皇极者,皇明太阳也,其纯刚纯阳,山崩裂缺,无坚不摧;太极者,月亮太阴也,其至阴至柔,若行云流水,润雨细无声。”
而两仪点穴武功的精髓就在于以心领意,以意导气,将阳气下压,阴气上提合于丹田之间,以气摧力达于掌端,阴过头刚过点在至阴至柔的无形掌中,瞬间爆发二气合一的真气,施之于人就如同核裂变,能量之巨足以使人丧失还手能力。
《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周易》曰:“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两仪即阴阳。物有两极,阴阳二气,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和合方生万物,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两仪由来,源远久长,伏羲画卦行生大易,大易之根本,两仪阴阳说乃造化天地之基。
两仪拳掌门人世代秉传奉西、顺二天为神明,合东西两道、佛道二教于一身,定阴阳两仪之说,两仪拳也就顺时而生了。
内家拳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拳法,相传为太极张三丰所创。
因此,也有人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拳归纳为内家拳。
而在内家拳的拳法中,就有专门的点穴法。
点穴是两仪拳中的精髓,也是武林中的独门绝技。
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十四条直行的经脉和由经脉横向分出的脉络,合起来并称为经络,“内贯脏腑,外达肌表,网络全身”,是气血运行转注的通道,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功能。
点穴是用不同的手法(包括两仪拳内气功所激发出的潜能),点中对方要穴,使其穴位突然瞬间关闭,经络失常而不能发挥它的联络和传导作用。
气血受阻不能周流,人体就出现各种生理病变,轻者出现口不能发音,四肢无力酸软,周身关节不能支配;重者或晕,或瘫,或哑,或原地崩溃,两仪拳拳速奇快,能借力借势点穴,往往进击者未能出手就已被点倒,失去反抗能力,此拳有制人而不伤人之妙。
解穴是根据人的生理原则,五脏合于五行,阴阳之生克,运用不同的手法(包括混元功),施术于对方体表,开通闭塞,导引阴阳,解除被点击而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解开穴位后立即恢复正常。
少林十三抓女子防身术气功对性功能调治,性病治理,鬼交病,房中食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90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