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倪海厦:小续命汤可以治疗90%的中风脑梗偏瘫 李可用续命煮散治好自己中风
2025
09-06

倪海厦:小续命汤可以治疗90%的中风脑梗偏瘫 李可用续命煮散治好自己中风

小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万金良方

小续命汤是孙思邈的方子,其《千金要方》中的很多方子都是流传千古而效验非常的方子,至今仍然被临床广泛应用,屡用屡效,小续命汤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倪海厦】风痹:又麻又痛,甘草附子汤。血痹:但麻不痛,如血虚,汗出当风,睡觉吹空调风扇造成嘴歪眼斜,黄芪桂枝五物汤(小续命汤、补阳还五汤亦可)。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被风扇空调吹住了,麻木;汗出当风的中风;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盗汗多汗)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倪海厦】中风专题(脑梗、脑血栓、脑溢血、偏瘫、嘴歪眼斜等)一、中风的原因:是气血两虚时会得到中风。二、中风的前兆:

①失眠持续半年以上,无原因的失眠;

②手麻,手前3个指头麻代表3个月内可能会中风;

③脚、腿胫骨麻,从足三里向下到脚,足阳明胃经会麻,2周内可能会中风。三、中风的预防:补气补血可预防中风,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四、脑梗中风急救:

①十宣放血,舌下静脉放血;

②针刺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外关、风市、环跳、阳陵泉、风府。舌强不语加廉泉,这些是中风的基本穴位,其它临证加减。

③内服汤药小续命汤可治疗90%以上的中风。

五、中风急救后的保养:可用补阳还五汤等。

附孙思邈所创小续命汤方,按一两等于15克折算: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 15g,防己 15 g, 人参 15 g,黄芩 15 g, 桂心 15 g,芍药 15 g,甘草 15 g,芎䓖 15 g,杏仁 15 g,防风 23 g,附子(炮) 15 g,生姜 75 g)

附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方:(黄芪120克、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 3克)

原方: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 芎䓖一两  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注:一斗为2000毫升,一升为200毫升。唐朝一两为15克左右。服用之后,要披着衣服,坐在茶几前,出点微汗,出了微汗病就好了,没有出汗,接着再服,没有什么需要忌口的,但是要避风。

原方换算成现在的用量: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捣碎)、干姜、甘草各45克、川芎15克、苦杏仁(捣碎)40枚。

看起来量很大,其实不大。拿麻黄来说45克,如果一次喝掉确实量大,而分四次喝,每次药液中的含量也就10克,并不大,所以不必担忧。

也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量,水煎服,分两次喝。

《金匮要略》: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翻译成白话文,风痱就是瘫痪,中风瘫痪以后,身体僵硬不能自己伸展活动,说话不利索或者不会说话,或者身体僵硬得不能转身翻身。

一般来说,中风后遗症的症状大同小异。那些能够坐着轮椅的,拄着棍的,基本属于同一类。

汉唐时期,大小续命汤,使用率很高。要不怎么会衍生出十几个类方呢。

清代汪昂曾说:“小续命汤……通治六经中风,喎斜不遂,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亦治厥阴风湿……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把小续命汤作为治疗中风的基本方,与清代徐灵胎:“续命为中风之主方,因证加减,变化由人,而总不能舍此以立法”观点相同。

今人为什么罕用?是因为中风后都去医院挂吊瓶了,出院了也跟着偏瘫了,以为以后就这样了,也不怎么上身治疗了,结果身体越来越差,能活个五六年也就不错了。其实,挂水之后偏瘫几乎就是定数,因为寒凉的药液进入血管本身就消耗阳气,本来血液流通不畅,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有人发问,进医院没有瘫痪,出院了半个身子不好使唤了,就是这个原因。要想把输液留下的后遗症减轻或者消除,那就要用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温阳补肾的药物继续治疗。

小续命汤不仅能治中风先兆初起,更能治中风留下的偏瘫后遗症。不管怎样,把潜伏在体内的风寒赶出去才是治疗偏瘫的关键。关于小续命汤的效果,首先是孙思邈中风后用“续命煮散”治愈了。孙真人方后有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他的评价是“以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续命汤……效如神”,“大良”,“甚良”,“必佳”,“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古今治中风的第一方”。如此高的赞誉,可见其效果绝对甚佳。所以,陈修园说,治疗中风“续命雄”。小续命汤是麻黄汤的加味方,妙在发汗解表、祛风通络、醒脑通窍的同时,用四物汤的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用四君子汤的人参、甘草补气和中,气血双补“不令人虚”。又有生石膏以清透体内郁热,并制衡温热药不至于过度发散。小续命汤为什么用麻黄汤,因为麻黄汤能把体内寒邪发出去,而且麻黄汤又名还魂汤,不还魂怎么能续命?因此,有麻黄汤在,有半个补血活血的四物汤、半个补气的四君子汤在,补中有攻,攻中有补。所以,这是个稳妥而有效的方子。方歌中说“六经风中此方通”。也就是说六经的风都能治。当年,有位老中医非常重视小续命汤,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又没有什么有毒的药,喝几副怕什么?他的用方指征,只要有表证在,比如说怕风怕冷不出汗,身体僵硬不灵活,就可果断使用小续命汤。怕风怕冷不出汗就是风寒所为,是麻黄汤证,身体僵硬是因为寒,寒性收引。麻黄汤能温经散寒。气血不虚不会中风,所以要同时补气血以扶正气,才能祛除邪气。郑国庆《风药治血与中风病证治》中指出,小续命汤在治疗脑血管意外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名老中医张惠五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枯症8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86%,认为小续命汤对中风偏枯症有确切疗效,甚至对某些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程长久者,只要辨证准确,均可获效。反正中风后遗症找我开药,只要是不耐冻、怕冷,手脚僵硬的都会叫他们服用小续命汤(有时稍作加减),把风寒祛除之后,再叫他们吃传统名药大活络丹,效果翻倍。续命汤分小续命汤和大续命汤,共有十个类方,药物大同小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诸风》中说“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效如神”。这就是说,不用管小续命汤还是大续命汤,只要是中风,大小续命汤基本都可以用,懂点中医的稍作加减会更对症。李可先生中风以后,出现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用的是孙思邈“续命煮散”,半月就治好了。为什么要用续命散,一是看到孙思邈用的是这个方子,二是根据《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治诸风方》中说的“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名为续命,真非浪得虚名。续命散: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90克,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可以用越南清化桂,网上有卖)生附子、茯苓、升麻、辽细辛、高丽参、防风各60克,透明生石膏150克、生白术120克。上药,共捣粗末,混匀备用。用法:每次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用28克,不可间断。连饮7-10日。李可先生将原方的药味稍微作了调整。加减:1、口眼歪斜。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2、失语。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续命煮散的原方为: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各三两 桂心 附子 茯苓 升麻 细辛 人参、防风各二两 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主治: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千金方》曰:“风无轻重,皆治之方。” 现在可用于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李可先生当初是出现了中风先兆就立即服用,所以好得快。他用的续命散方子(孙思邈原方)和小续命汤不一样,但是也是麻黄汤的底子加味。方中药量看起来很大,其实不大,因为打成粗末后每次才用4克煎煮。生附子、油桂之热,有倍量的生石膏制衡,对高血压也没有什么影响。李可说:”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这是经验之谈,人家都给试验过了。那么,到底该用哪个续命方子呢?小续命汤前面的主证已经说了,就是表证很明显。续命煮散怎么用?孙思邈用的时候,症状是说话不利索,肢体疲软困顿不能收持。按照《千金方》的说法是,“风无轻重,皆治之方。”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中风就可以用。陈鼎三先生说:“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深者不可明也。”现在中风是高发病、常见病,这么有效的方子不用,简直对不起祖宗。倪海厦附:中风发病前兆:1.突然发生眩晕。2.突然发生剧烈头痛。3.步态异常。4.哈欠不断。5.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6.血压异常。7.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系统治疗,才有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