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的运行
01
扶阳派讲“阳气者,若天与日”,这是《生气通天论》的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我们前面讲了:太阳在头,少阳在喉,阳明在胃。天枢穴以上是三阳,天枢穴以下是三阴。所以五脏运行,化生六气,和外面自然界的六气相互沟通。所以人体阳气与人的一天都是有关系的,白天时,人的阳气出来,心阳从瞳孔(我们说的命门)出来,围绕人体循环,晚上它又潜降下去。这个是基本过程。
天门和地户
02
白天气门开,天门开,晚上气门闭,天门闭,然后地道开。这些《内经》上都有讲。比如说“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上面讲的天门,就是百会穴,到了晚上地户开,地户就是我们的会阴穴。这个《上古天真论》也讲了“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那就是讲的地户。阳气通于天气,就是通过天门,阴气通于地气,就是通过地户,天地之间联系很密切。地户是在人的下半身,天门是在人的百会穴,在人的上部。天癸跟天门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天癸在脑垂体的位置,它作用于下,往下作用于生殖系统,然后地道通,月事以时下。所以天癸是天一生水,地道是地六成之,就是这么来的。其中天门和地户之间的关系,我们之前都有讲。
首重阳气
03
当然,扶阳派重阳气是有原因的。阴阳气交乃化成人,但是《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所以说阳气对于人的生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为阳化气,如果没有气化那就成了死人,只有形质也是一个死人。《伤寒论》也重阳气,三阴虽然有寒化热化,大家知道,三阳为实,三阴为虚,三阴是重症,首重阳气。比如说,我们在少阴病篇讲:呕吐、下利、亡血,明明是亡血,是四逆加人参汤。大家可以去想想,加人参快速扩张血容量,防止出现厥阴病的休克。大家看并没采取养阴的办法而采取人参急温之。少阴呕吐下利,明明已经亡血,血液浓缩了,加的是人参,通过人参扩充血容量,而没有采取养阴的办法。因为有形之质难以速复,无形之气法当急固,所以重阳气!
填精百日为期
04
我们再讲填精,以前我们讲生命周期讲过填精,养阴药效果慢,我们一般填精药多用地黄,以十四天为知,一百天为期。我们给肿瘤病人填精时,常常一开就是一百副,就是以十四日为知,一百日为期,这就是复形质,它比较慢。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单纯用扶阳,不复其形质,又有麻烦了。虽然见效快,但是治到后面就可能治不动了。所以有的人附片用到100克、300克,我甚至见过一副药附片用到700克的,到后面效果也不明显。为什么?因为除了温还有补,除了无形之气还有有形之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三阴递进
05
温法很有讲究。这个是关于太阴、少阴和厥阴的问题。太阴大家都好理解,虽然手足不冷,但是他怕饮冷水,就是在太阴,没有手足不温。如果一旦手足不温,至少到了少阴,如果用理中丸要加附子。但是还有好多人明明知道这个是一个典型的阳虚的症状,用了附子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厥阴经。所以很多人扶阳,辨少阴会辨,辨厥阴不会辨。明明是一个舌淡、脉迟,明明可以用附片,怎么用了不见效,不见好呢?因为他不认识厥阴病。
怎么样辨厥阴病?我们自己辨得非常清楚,也跟大家详细讲过了!这个课是总结。还有一个就是少阳,少阳阳气郁闭,也可以出现四逆,比如用四逆散。当时我在成都的时候,见一个老中医治一个病人怕冷,这个病人大夏天穿大棉袄,前面好多大夫用附片,就是不见效,他用龙胆泻肝汤,服药后这个病人的怕冷就好了,他这是在少阳经。少阳夹湿证,他苔腻。我们讲少阳有夹湿不夹湿的区别,龙胆泻肝汤是夹湿证,不夹湿的经腑同病是用小柴胡汤。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34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