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世家传承人李鹏耀。
祖父常教导我:“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病必先调脾胃。”这一理念贯穿于我的临床实践中,让我在治疗肠胃疾病时更加得心应手,许多患者经过调理后,不仅症状缓解,体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脾胃不好的患者普遍体质差,同样的食物别人可以吃,他们吃完胃就难受;同样的环境,别人没啥事,他们就感冒生病了。
这其实就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中医上又叫正气不足,无力抵抗外邪入侵,所以动不动就不舒服,补阳气就是在补正气。
那么该怎么补呢?阳气又分为脾阳、肾阳、心阳,今天给大家分享理中丸的3种搭配,把阳气补进骨缝里,温脾阳、补肾阳、强心阳,三阳同补!
1. 温脾阳:理中丸 + 小建中颗粒
脾胃虚寒时间过长,直接用理中丸,脾胃会难以适应,小建中颗粒药性温和,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可以让脾胃先适应一段时间,再用理中丸温中补脾。
适用症状:经常拉肚子,吃点凉的就会肚子痛,舌质颜色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
2. 补肾阳:理中丸 + 桂附地黄丸
脾肾互为先天和后天,脾阳养肾,肾阳温脾。如果体内阳气不足,肾阳亏虚无法温煦脾胃,脾阳受损,脾胃就会变得虚寒。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阳的常用药物,与理中丸搭配使用,可以同时温补脾肾阳气,改善脾肾双虚的症状。
适用症状:怕冷,手脚冰凉,吃凉东西容易拉肚子,腰酸腰痛,腿软无力,夜尿频多,男性功能减退等。
3. 强心阳:理中丸 + 柏子养心丸
心为脾之母,脾为心化生气血,心为脾温煦帮助生成精血。如果阳气不足,脾阳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心阳也会受损。
柏子养心丸具有补心阳、养心血的作用,与理中丸搭配可以调理心脾两虚,温补心阳。
适用症状:食欲不振,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心慌心悸,胸闷气短,舌苔白。
中成药虽便利,但绝非万能,使用需谨慎,不可盲目自行选用。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这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原则。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退休了不安享晚年,天天跑来跑去瞎折腾?”,我从来不把看病当作一个工作,医患本同源,病好了,患者高兴,我也跟着高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24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