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水的学问 71~75
《水的学问》自制风湿贴
陂头圩一位种姜老人,膝痛肿,久不愈,送我一袋姜,望方若渴,我说以彼之姜治彼之病,教他用生姜捣泥炒酒,加点万花油,如巴掌大,以布包敷膝肿,一夜痛缓,三夜肿消,七夜痊愈,老人高兴得见人就夸,用自制风湿膏治好自己的膝痛肿。可见人生病,周围便有医他病的方法,材料,物品,只是缺乏指点迷津的贵人而已,真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未尝有,此千年一叹。故著些《水的学问》,不是炫耀单方的灵验,而是传递一种发现身边美好的灵感与慧眼!乃颂:
老年膝肿关节痛,生姜捣烂炒酒用,
自制风湿外用贴,温行经脉妙无穷!
《水的学问》姜茶延年汤
五经富百岁老人(105岁),能看报,健谈,日常唯一习惯,好饮姜茶,即几片姜,一掇茶!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他将此方传给另一位老人,老人又传给我,说:
一掇绿茶几片姜,暖胃散寒延寿方。
百年日常无秘诀,只把姜茶当参汤。
苏东坡贬官苏杭时,游钱塘净慈寺,见一八十多岁老僧,诵经声洪亮,颜如童子,目光炯然,苏东坡乃恭请养生之道,老僧不吝传法:
服食姜茶四十余年之功也!
后苏东坡贬岭南,瘴疠之地,皆百毒难侵,便是过到一处,必服姜茶暖肠胃,则四时邪气不入,此自生疆域,巩固卫表,则六淫不入,身安体泰!故云:识得姜茶,贬官不怕!
《水的学问》牙龈萎缩升陷汤
天河电脑城一青年,这几年奋斗过度,早衰,牙龈萎缩,医治半年不效,说牙缝变大,昔日不塞牙,今一吃东西便塞牙,这是“水露石出”,气虚千疮百孔,难以保气为医,须惜精神,戒急躁!用张锡纯升陷汤(泉水煎),外加赤足引虚火下行,晒太阳,加强骨密度(西方说是补钙)两个月,他高兴地说,瘪气的牙龈像充气一样,重新饱满起来了!真是气是疗伤药,精乃续命丹!
如非大自然疗法,纯凭汤药极难取效,打赤脚是引火下行,晒太阳是增强骨密度,玩玩泥是解毒除湿,拔草是固齿,锄地是疏肝解郁,扫坪是宣通肺气,慎语言是经络不漏气,负重是强大肌肉牙龈,通晓大自然习劳疗法,中医在他手中出神奇!正是:
牙龈萎缩乃气虚,奋斗过度精神疲。
升陷汤加自然法,气足水满肉升提!
(另附,张锡纯升陷汤: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水的学问》葛洪仙方——三清汤
五经富有个美丽传说,医仙葛洪,游江南,从浙江西湖飞向罗浮山,身上携百草,在云雾中穿越,有三种草掉下人间五经富,麦冬掉入龙山飞鹰岭、白茅根落入龙江马腰岗、灯心草落入大嶂山,皆茂密生长!葛洪一笑,此仙缘,千年后草药落中,可为三清观,庇佑一方苍生,后五经富客地有个三清汤:灯心草、麦冬、白茅根各20~30克煎水,专治热病、烦躁、失眠、煮水给高温工作时的打铁师父或农耕赤热的农工一饮,上中下三焦清凉,小便通畅、一睡好梦,人称三清汤,小儿老人还喜欢加点白糖或蜂蜜,乃夏暑极品凉茶,服之神清气爽、老一辈五经富人在生产队年代几乎都饮过这个方。正是:
葛洪留下三清汤、草药救世效果良!
热病烦热人难眠,服下周身真清凉!
《水的学问》不惊茶医小儿闹夜
五经富有客医传承,从中原南迁,带来许多草药,尤其是治小儿,时常有小儿外出,到山林旷野、舟车劳顿、食积心烦、夜间闹梦、受惊,乡村以为此乃“不净之气”,(包含食物、风寒、情绪、阴邪等),统统用白茅根(整株)煮水洗澡,再煮一壶不惊茶(又名牡荆、黄荆),辛香祛风、理气止痛、消食化积!每次用牡荆一把(约30~50克)煮水,一家人喝,喝完二便通畅、积食消化、表气得解,什么胃病、肝寒、痰饮,尿积等一一化解,五经富客地称有了不惊茶,小儿不惊讶!正是:
小儿闹夜邪风积,不惊一味是良医。
消食理气开胃口,止咳平喘又健脾!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535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