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站桩三十年悟透撑抱诀:骨架如松立,内气似球转,阴阳自流转
2025
07-18

站桩三十年悟透撑抱诀:骨架如松立,内气似球转,阴阳自流转

朋友们,今天咱就唠唠站桩里的——’撑’与’抱’。

图片来自网络

一、撑:骨架如松立天

撑,不是僵,僵是耗气血的蛮力!《内功四经》讲’形松意充’,形松是前提,硬撑就把路堵死了。

筋骨撑拔是根本:真正的撑,是骨架的撑拔!想象你的大椎(脖子后面凸起的骨头)像有根绳子轻轻往上提溜,尾巴骨(尾闾)自然下垂,仿佛要轻轻点地。这股劲儿一上来,整个脊椎就像一根挺拔的松树杆子,从头顶百会穴一直通到脚底涌泉穴。膝盖呢?别死顶也别软塌,微曲,感觉像稳稳当当坐在高脚凳上,把身体重量顺着骨架顺畅地’放’到大地里。这感觉,叫’骨撑肉坠’,骨架挺拔了,肌肉反而松沉下来。

气劲外展是神韵:骨架撑拔稳当了,再体会’撑’的另一层——气劲自然外展。想象十个手指尖微微外翻,像要轻轻拨开前方无形的帘子,手背的皮肤有微微外绷的张力。胳膊肘呢?别夹着也别敞得太开,既稳重又暗含外撑的圆活劲儿。这股外展的张力,不是肌肉收缩硬顶出来的,是骨架端正、气息通畅后自然产生的,如同饱满的轮胎内压。古人讲’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这外展的张力,就是蓄势待发、精气饱满的鹘鹰姿态,随时能扑出去。

图片来自网络

二、抱:内气如球转乾坤

内家拳的抱,是内敛的生机!《太极拳论》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这’沉’和’抱’紧密相连,但绝非泄气瘫软。

内气涵养是核心:真正的抱,是神意内敛、内气涵养。重点在’抱丹田’!小腹深处(丹田区域)微微内敛,感觉像护住一团温暖柔和的先天之气。同时,两肩胛骨自然放松,感觉后背微微饱满圆撑,仿佛轻轻贴靠着一面温润的玉璧(术语叫’靠山背’)。胸口呢?要’空’,别挺也别凹。这个状态,古人形容为’怀抱婴儿’或’抱元守一’,是精神内守、滋养元气的关键。

神意内守是精髓:’抱’不仅是形体动作,更是神意的收摄。眼神别散乱外瞟,要似看非看,目光内敛,仿佛在静观体内那团温煦之气。耳朵也向内听,觉察身体内部细微的气血流动和筋骨协调的声响。整个人的精神是向内的、沉静的。这就是’精神内敛’的真意。中医讲’心肾相交’,这种神意内守的’抱’,正是促进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调和阴阳的桩功根本。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