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九十三条
2025
07-15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九十三条

在《宋本》里是一条,但是在《康平本》里是两条。前一段是顶格条文,后一段是降一字格条文。

在《宋本》“因后发汗”之后,有“以此表里俱虚”六个字。

咱们解读一下: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太阳病本来应该是发汗解表的,如果先用下法,肯定是误治了。病不好,是情理之中的。如果病好了,反倒是特殊情况。

“因后发汗”,用了下法以后,看到表证不好,才想到这是个表证,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就又给他施以汗法。按照经方的治疗原则,如果下了以后,没有发生其他类型疾病的话,表如果不愈,需要用桂枝汤来治疗。但是,这儿所说的发汗,是指麻黄汤而言,所以这儿的发汗也是错误的治疗。

这后边,《宋本》有“以此表里俱虚”六个字,是对以上一再误治的后果所做的病理解释,应该说比较恰当。又是误下又是误汗,“表证误下,诸发无辜”,常会致里虚;如果误下了以后再误汗,又会致表虚。所以说“表里俱虚”这个注解,应该说比较精道。

“其人因致冒”,因为表里俱虚,使人在短时间内出现“津虚血少”的这种情况,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脑贫血”,发生精神恍恍惚惚这种症状,所以叫做“冒”。

这个“冒”字,作为中医的术语,“冒”字有这么三个意思:

1、指的是用手捂住、摁住,像“叉手自冒心”;

2、恍恍惚惚,这是一种精神状态;

3、冲泛,像“寒饮上泛”这一类的有时候也叫做“冒”。

这一条讨论的肯定就是第二个意思了,一种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这个条文里边所论述的属于一种临时性的症状,等这个人体津液恢复了以后,可以自愈的。所以,顶格的作者并没有给予具体的治疗方法。

后面这一段,是降一字格条文的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自己的积累,他作了进一步地论述。

这个“冒家”,也就是上边说的这种病人,随着人体津液的恢复,会有一个汗出而愈的过程。还作了病理上的解释:“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证所以能够自愈,是由于人体整体恢复以后,达到了体表组织恢复能力的水平,而汗出表解的这么一种情况。

这一类的,除非有临床实践经验,才可能作这样的阐释,不然的话,不会想到去洞见这一类的东西。

在这儿我们联想到一个问题,汗出只是表解的标志之一,不是所有的汗出都会导致表解。比如这个条文里面就有。他前边服过发汗的药,已经有过发汗的过程,但是因为有里虚,能力不足,汗出只是损失了一部分能量,反而表不得解。

后边“里未和,复下之”,这儿是进一步论述了属于另外的情况。自汗出后表证消失了,但是他又出现了里实热证这一类的疾病,那么还可以用下法来治。但是这个下法呢,参照其他的条文的话,大概就是调胃承气汤之类的方子,用泻下的轻剂。

下面作个小结:太阳病,先用泻下的方法治疗病不愈,而后又施以汗法,致使患者表里俱虚,可能发生晕冒的症状。那么这种患者,在人体恢复后便会汗出自愈。这是因为此时的自汗出是人体体表功能恢复正常的一个标志,所以表证自然可以解除。如果此时还存在有里实热证的话,可以用适当的泻下方剂加以治疗。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