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气血兼顾、三焦并调。方中既有麻黄、防风、荆芥等疏风解表之品,以散外邪,又有大黄、芒硝、栀子等清热通里之药,以泻内热,使表邪从汗而解,里热从二便而出,共奏表里双解之功。同时,配伍当归、芍药、川芎等养血和血药物,兼顾气血,使气血调和。此外,还通过滑石、桔梗等药的配伍,宣畅肺气,通调水道,调节三焦气机,使湿热之邪得以分消。可治疗7种皮肤病:1、痤疮 表现:面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粉刺初起为针头大小的白头或黑头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丘疹为红色小疙瘩,脓疱则是在丘疹顶端出现脓疱,破溃后有脓液流出,常伴有皮肤油腻、毛孔粗大,还会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遗留瘢痕。 机制:痤疮多因体内湿热蕴结,热毒炽盛,加之风邪外袭,导致毛囊闭塞,气血凝滞而成。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表里两解,风邪得以疏散,热毒得以清解,气血通畅,从而改善毛囊的气血凝滞状态,减少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的产生,缓解皮肤油腻、瘙痒等症状。 2、湿疹 表现: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常对称分布,边界不清。急性期水疱可破溃渗出,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糜烂、结痂。慢性期则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瘙痒仍较明显,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常因瘙痒难忍而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机制:湿疹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脾虚湿蕴,复感外邪所致。防风通圣丸可疏风清热,祛湿解毒,使风湿热邪从表里分消,从而缓解皮肤的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减轻瘙痒。同时,通过调节机体的表里气血,改善脾虚湿蕴的状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湿疹的反复发作。 3、荨麻疹 表现:皮肤突然出现风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呈淡红色、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呼吸道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 机制:荨麻疹多因外感风邪,或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复感风邪,导致营卫失调,肌肤腠理开合失司而成。防风通圣丸能够疏风解表,通里清热,调和营卫,使风邪外解,湿热内清,营卫调和,从而缓解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改善胃肠道及呼吸道的不适症状,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荨麻疹的发作。4、脂溢性皮炎 表现:好发于头皮、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头皮部位常出现红斑,覆盖有油腻性鳞屑,头发可变得油腻、稀疏,严重时可伴有轻度瘙痒。面部则表现为弥漫性红斑、脱屑,鼻翼两侧尤为明显,常感觉皮肤紧绷不适。胸背部可出现大片红斑,上有油腻性痂皮,边界较清楚,可伴有瘙痒。 机制:脂溢性皮炎多因湿热内蕴,风邪外袭,蕴结肌肤所致。防风通圣丸可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使风邪从外而解,湿热之邪从内而清,从而调节肌肤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改善皮肤的油腻、红斑、鳞屑等症状,减轻瘙痒,达到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5、接触性皮炎 表现:在接触致敏物质的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水疱破溃后可出现糜烂、渗液,伴有剧烈瘙痒或灼痛。去除致敏物质后,病情一般逐渐好转,但再次接触时可复发,若处理不当,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出现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等。 机制:接触性皮炎多因皮肤接触外界致敏物质,导致风热毒邪蕴结肌肤,气血凝滞而成。防风通圣丸可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使风热毒邪得以消散,气血通畅,改善接触部位的皮肤炎症反应,减轻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缓解瘙痒和灼痛,促进皮肤的修复。6、银屑病 表现:皮肤出现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常覆盖有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除,刮除后可见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则可见点状出血,这是银屑病的典型特征。皮损常伴有瘙痒,可累及头皮、四肢伸侧、背部等部位,严重时可泛发全身,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指甲改变,如指甲凹陷、增厚、失去光泽等。 机制:银屑病多因血热、血燥,复感风邪,蕴积肌肤所致。防风通圣丸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可清除体内的热毒,疏散风邪,调节气血,使血热得清,风邪得解,肌肤气血调和,从而缓解皮肤的红斑、鳞屑等症状,减轻瘙痒,改善银屑病的病情。 7、痒疹 表现:好发于四肢伸侧、腰臀部等部位,表现为散在的、孤立的、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坚实丘疹,顶端常有小水疱或脓疱,瘙痒剧烈,常因搔抓导致丘疹周围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机制:痒疹多因体内湿热蕴结,兼感风邪,郁于肌肤而发。防风通圣丸可解表通里,清热祛湿,使风邪外散,湿热之邪从内而清,调节肌肤的气血运行,缓解瘙痒症状,减轻丘疹、水疱等皮损,从而达到治疗痒疹的目的。 #皮肤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420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