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湿气一直去不掉,或是阳气没有升起来,一个秘方,升阳气、除湿气
2025
07-08

湿气一直去不掉,或是阳气没有升起来,一个秘方,升阳气、除湿气

一提到“湿气重”,可能很多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还感同身受。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是正在被湿气困扰,就是在被湿气困扰的路上,或者是刚刚逃离湿气困扰的苦海。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谈湿色变”呢?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湿为阴邪,最伤人阳气。我们都知道,人体之所以能够精神抖擞,全赖一身阳气扶持,如果阳气被伤,不病也遭殃。

所以,“祛湿”、“除湿”等各种把身体湿气“驱逐出境”或者“连根拔起”的方法,备受“湿人”亲睐。然而,令人难以释怀的是,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祛湿,但是湿气却一直去不掉,这样的窘境,让人难受不已。为啥一个小小的湿气,会有这么顽固呢?原因可能很多人意想不到。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湿为阴邪,最伤人阳气”这句话了。如果能够真正读懂这句话,或许其中奥秘就被揭开了。

有道是,“湿气不除,百病缠身”,而很多时候湿气又往往与人体的脾胃关系密切,古代的中医认为,“脾胃虚弱,百病丛生”。那么,脾胃虚弱、湿气缠绵,身体会如何呢?最基本的问题是会让人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肠鸣腹痛,四肢困重,关节酸痛,舌苔厚腻、皮肤油腻。当然,如果放任湿气肆虐,这些问题会逐步加重,从而让身体越来越差,各种并发症或将纷至沓来。

如果湿气怎么去都去不掉,那或许是因为阳气没有升起来,导致湿气无法被化解,因此,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祛湿的同时,把阳气升起来,这样阳气足了,脾胃健了,湿气自然就除了。虽说此法虽好,但有没有这样的奇效良方呢?这个还真有,话说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里就隐藏了这么一个秘方,一边升腾阳气,一边拔除湿气。

而李东垣的这个秘方,就是升阳除湿汤。单凭方名便可知其中奥秘所在,升阳与除湿并行不悖,健脾与祛湿相得益彰,这么好的方子,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脾胃论》记载,全方由“甘草、陈皮、猪苓各三分,泽泻、益智仁、半夏、防风、神曲、升麻、柴胡、羌活各五分,苍术一钱”等12味中药组成。在煎煮时,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一起煎煮,用三大盏水,煎至一盏,去掉药渣,空心服用。

升阳除湿汤以升阳气、去湿气为己任,但在临床中如果有兼症的,也是需要加减化裁的。如果伴有胃寒腹鸣的,可以加大麦糵面三分;如果肠鸣腹痛较重的,可以加木香、藿香、延胡索;如果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的,可以加神曲、鸡内金;如果神疲乏力的,可以加党参、黄芪等中药。所以,一个升阳除湿汤,也有诸多变化,不能“画地为牢”,而是要“随机应变”。

升阳除湿汤的妙处在于,用升麻、柴胡以助清阳上升,让体内阳气得以升腾;用苍术燥湿运脾,用羌活、防风祛风胜湿,用猪苓、泽泻利尿渗湿,用陈皮、半夏行气健脾、燥湿化痰,这样一来,阳气得以升腾,湿气得以化泄。那是不是到这里就万事大吉了呢?肯定还不是,因为还需要一些中药来打辅助,比如神曲、麦芽导滞和中,用益智仁温中止泻,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用甘草调和诸药。这样就很完整了,避免了升阳除湿的过程中,损伤脾胃,耗伤气血。

不得不说,升阳除湿汤堪称奇妙,能够不动声色的将阳气给升上去,同时又从多个渠道(燥湿运脾、利尿渗湿、燥湿化痰)将湿气得以完美化泄,让“除湿务尽”成为祛湿的小妙招,可谓是一方出而湿气灭。如果你也湿气重、脾虚虚、阳气弱,那么,升阳除湿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符合“湿邪困脾”的核心病机,才会更有效。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不能代替医疗建议,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如有诊疗需要,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