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饮:(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方解:
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是夏月解表之要药,李时珍称其“犹冬月之麻黄”,为君药;
厚朴苦辛而温,行气除满,燥湿行滞,为臣药;
扁豆味甘性平,消暑和中,兼能化湿,为佐使药。
主治阴暑;功效为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辨证要点: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热,无汗,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
新加香薷饮:(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
组成:香薷、厚朴,扁豆花、银花、连翘。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功效为祛暑解表,清热化湿。证见发热,微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口渴面赤,肢体困重或酸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患者身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苔薄黄—暑热;肢体酸重、头昏胀痛、苔腻、脉濡数—湿;微恶风、汗少—寒。即暑+热+湿+寒–新加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组成:
藿香、紫苏、白芷、茯苓、半夏、白术、姜厚朴、苦桔梗、大腹皮、陈皮、甘草
主治:外感于寒、内伤于湿。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胸闷,腹痛吐泻、苔白腻、脉浮–风寒;头重、苔腻、脉浮而细软–湿。
主治:藿香正气散治证脾胃湿滞较重,同时兼外感风寒,以腹痛吐泻为主,并伴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羌活胜湿汤主治风湿痹症
九味羌活汤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治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此事难知》)
甘露消毒丹: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周身困重,咽肿尿赤,或身目发黄,吐泻交作,淋浊, 舌苔黄腻。大便粘腻,肛门灼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414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