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通经络
德心理乾坤
大家好,我是殿华王老,每天陪伴在你身边的暖心朋友。震颤,即抖动,这一症状在中医中被称为“颤证”,在中医的视角下,震颤不仅是身体局部的表现,更是全身气血、脏腑功能状态的反映。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施治,采用适当的中药方剂,往往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今天给大家介绍5个中医治疗震颤的经典方子。
·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手抖。【方解】:方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益中气,使脾胃健旺、增进运化力,资生气血,为主药;脾虚易生湿,白术苦温、能健脾燥湿,扶助运化,为补药;茯苓甘淡,助白术健脾利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作为使药。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四物汤(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功效】:补血调血,用于营血虚滞引起的手抖。【方解】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全方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
· 镇肝熄风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白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用于热邪伤阴引起的手抖。
【方解】重用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平肝熄风;集生赭石,生龙骨, 生龟甲等金石介类药,使本方具有较强的镇逆熄风之力;佐以川楝子、茵陈、生麦芽疏肝泄热,以及白芍、玄参、麦冬育阴柔肝,以防单纯重镇、激发气血上攻之弊病。
· 大定风珠(出自《温病条辨》):【组成】:生白芍、干地黄各六钱,麦冬(连心)六钱、麻仁、五味子各二钱,生龟板、生牡蛎、甘草(炙)、鳖甲(生)各四钱,阿胶三钱,鸡子黄(生)二枚【功效】:滋阴熄风,用于筋脉失养导致的手抖。【方解】:方用鸡子黄、阿胶为君,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阿胶甘平滋润,入肝补血,入肾滋阴。二药合用,为滋阴熄风的主要配伍。臣以麦冬、生地、白芍滋阴增液,养血柔肝。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益阴潜阳,平肝熄风,六者共助君药滋阴熄风之效。佐以麻子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收敛欲脱之阴。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配伍,酸甘化阴。诸药合用,峻补真阴,潜阳息风,使阴液得复,筋脉得养,则虚风自息,病症可痊。
· 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用于肝阳化火生风引起的手抖。
【方解】: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石决明咸寒质重,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为臣药。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川牛膝引血下行,兼能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益母草活血利水。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本文内容仅供医师参考和学习,切勿自行诊断和治疗。如您需要中医诊疗,请到正规医疗机构。以上方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倾心阅读,我会持续普及手抖、帕金森病等神经科疾病的健康知识,我可以公益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为大家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1、如果你对手抖病因感到困惑,或者对诊断结果有疑问;2、想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抖的方法,以及日常调理与康复技巧;3、希望获取预防手抖加重、改善生活质量的策略。
有上述需求,或其他与手抖、神经科相关的疑问,都欢迎前来咨询,我将为你提供科学、专业的解答。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和陪伴,祝大家开心一整天!!!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39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