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生之风愈演愈烈,众人纷纷投身其中,卷入这股热潮。不少人不惜耗费重金,购置昂贵的滋补品,追逐新奇的养生仪器。然而,尽管他们在养生上投入不菲,所期望的养生效果却未必能尽如人意。
但在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中医养生法中,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无需花费分文,且皆是历经岁月沉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良方。
养肝秘诀:每天走路 15 分钟,肝气顺了心情好
养肝最实在的办法就是走路。这运动不激烈,还能让气血跟着动起来,肝气自然就顺畅了。肝经从大腿内侧经过,走路时双腿一张一合,就像给肝经做 “按摩”,走得浑身暖和了,连坏脾气都跟着消了。每天饭后遛弯 15 分钟,比吃啥疏肝药都舒服。
养肾小窍门:没事踮踮脚,肾气足了腰不酸
想养肾不用吃补药,没事踮踮脚就行。肾经的起点在脚心的涌泉穴,踮脚时脚跟一抬,正好刺激这个穴位,相当于给肾脏 “充电”。早上起床后、看电视时都能做,每天踮个 50 次,时间长了会发现腰杆挺得更直,爬楼梯也不费劲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养肺妙方:哼首老歌清清肺,喘气都顺畅
肺不好的人试试多唱歌,尤其是调子舒缓的老歌。唱歌时得深吸气、慢吐气,相当于给肺做 “大扫除”,把里面的浊气都呼出去。有老邻居每天晨练时哼《茉莉花》,现在爬楼都不喘了。科学也证明,唱歌能让肺活量变大,跟中医说的 “宣肺理气” 一个道理。
养胃关键:每口饭嚼 30 下,胃不胀不疼
好多人胃不舒服,都是吃太快闹的。正确做法是每口饭嚼 20 – 30 下,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唾液里的消化酶能提前 “分解” 食物,减轻胃的负担。我有个亲戚以前总犯胃炎,现在吃饭细嚼慢咽,连胃药都少吃了。慢嚼还能让大脑及时知道 “吃饱了”,避免吃撑。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养脾妙招:咽咽口水润脾胃,消化好了食欲佳
老祖宗管唾液叫 “金津玉液”,养脾就靠它。早上起床后,舌头抵住上颚,等口水攒满了分 3 口咽下去,能滋润脾胃。特别是想事情多、伤脾的时候,做这个动作最管用。现在知道了吧,唾液里有消化酶和杀菌成分,比喝啥养胃茶都实在。
养心法门:深呼吸 3 次,心不慌神不乱
心里烦躁时,试试深呼吸:慢慢吸气到肚子鼓起来,再慢慢呼出去,重复 3 次。这时候你会发现心跳变慢了,脑子也冷静了。中医说 “心主神明”,呼吸一平稳,气血就跟着顺,比吃安眠药还能让心踏实。遇到急事别慌,先做几个深呼吸试试。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养肠要点:喝水喝对时间,大便通畅不便秘
肠子干巴巴的人,记住 “少量多次” 喝水。大肠就像水管,水不够就容易堵。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温水,平时每隔 1 小时喝一小口,别等到渴了猛灌。但也别喝太多,喝多了脾胃受不了。我邻居按这法子喝了半年,现在上厕所比闹钟还准时。
养脑绝招:每天读几页书,脑子不糊涂
都说 “脑子越用越灵”,中医讲 “脑为髓海”,读书思考能让肾精往脑子送。有位退休老教师每天读报纸、看养生书,70 多岁了算账比年轻人还快。现在研究也说,爱读书的人记忆力衰退得慢。别总躺着看电视,每天翻几页书,脑子清楚不健忘。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养眼方法:看 5 分钟远处,眼睛不干涩
总盯着手机、电视,眼睛容易 “缺水”。每隔半小时,看看窗外的树、远处的楼,5 分钟就行。这样能让眼睛周围的肌肉放松,肝血也能更好地滋养眼睛。我妈以前看手机总眯眼,现在每天定时远眺,连老花镜度数都没涨。晴天时站在阳光下远眺,自然光还能让眼睛更明亮。
养骨精髓:晒 15 分钟后背,骨头硬朗不抽筋
骨头不好的人,别总窝在家里。每天上午 10 点晒后背 15 分钟,阳光能帮身体补阳气,特别是肾阳。肾阳足了,骨头就结实。后背有条膀胱经,晒后背相当于给这条经 “通上电”,气血循环好了,骨头自然硬朗。现在知道为啥老人们总说 “晒太阳胜吃钙片” 了吧,科学证实阳光还能帮身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呢!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法,不花钱、没副作用,都是过日子里能做到的小事。赶紧照着试试,身体舒服了比啥都强!觉得有用就转给身边的老伙计们,一起按老祖宗的法子养出好身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392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