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三四十岁就腰膝无力,爬楼梯时双腿打颤,蹲下后起身得扶着膝盖;或是久坐久站后腰部发空、酸痛难忍,甚至连晾衣服、拎重物都力不从心;还有些中老年人,天冷时关节僵硬如锈,稍微活动就 “咔咔” 作响。这些表现,在中医看来多与肝肾亏虚有关 ——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就像失去根基的梁柱,容易松弛脆弱。
说起补肝肾强筋骨的简便之法,唐代 “药王”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早有记载。他尤其推崇一味药 —— 杜仲,称其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并记载了单用杜仲煮水调理肝肾的方法。千余年来,这味药因平和有效,成为中医临床补肝肾、强筋骨的常用之选。
杜仲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擅长补肝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现代生活中,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或中老年人群,常因肝肾渐虚出现腰部酸软、下肢乏力,用 10-15 克杜仲切片,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 20 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慢慢滋养肝肾、强健筋骨。
杜仲的配伍
中医讲究 “君臣佐使”,杜仲与不同药材搭配,能应对多种骨病问题:
肝肾亏虚型慢性腰痛:若腰痛反复发作,伴腿软无力、晨起僵硬,可搭配 桑寄生、续断。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续断强筋骨、止痹痛,三者煮水代茶,适合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
风寒湿阻型关节痛:部分患者关节遇冷痛甚、屈伸不利,多因肝肾不足兼夹寒湿,可加羌活、独活。羌活散上部风寒,独活祛下焦寒湿,与杜仲搭配,既能补肝肾之虚,又能散经络之寒。
气血两虚型筋骨乏力:对于久病、术后气血不足的患者,筋骨失养导致肢体乏力、动则汗出,可配黄芪、当归。黄芪补气升阳,当归养血活血,与杜仲合用,气血双补,筋骨得养。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杜仲的应用,正是中医 “药食同源” 与 “辨证施治” 的体现。作为日常调理,杜仲的确是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人群的安全选择。如果您常被腰膝酸软、关节乏力困扰,不妨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这味千年古药。
值得注意的是,杜仲虽平和,但并非人人适用。阴虚火旺者(常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夜间盗汗)需慎用,单独服用可能加重燥热不适;体内有湿热者(如口苦、舌苔黄厚、大便黏腻)不宜单用,其性温可能助湿生热。此外,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婴幼儿及脾胃极度虚弱者,因杜仲质地较韧难消化,也不建议直接泡水饮用。服用前最好咨询医师,根据体质判断是否合适。而且骨病成因复杂,若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中医##养生##健康##中医养生##哪些普通食品补肝肾##腰痛##腰酸软##腰无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164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