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再说一下中医里“阴阳”二字的真实含义:
2025
04-09

再说一下中医里“阴阳”二字的真实含义:

    这些年来,网络发达。在网上看了不少关于阴阳含义的文章,发现不少文章,对阴阳二字的含义,都做了错误的理解 ,做了错误的解释,让后学者越看越胡涂,越看越不知所云。

    其实阴阳二字,就象代数里的字母,就象ab两个字母的含义一样,依一定前提条件,可以代表万事万物。一旦离开具体的前提条件,去讲阴阳含义,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瞎扯。

    比如讲到疾病的致病因素的时候,阴,也叫阴邪,指寒邪、湿邪、水邪,指各种细菌病毒;阳,指火邪、热邪、燥邪。讲到疾病的部位深浅的时候,阳,指病位在表,病位较浅;阴,指病位在里,病位较深。

     中医讲病理(病机),所谓阳虚,是指体内能量不足,温度低下,脏腑功能衰弱。中医这里说的“阳”,属于物理学中“能量”的概念。能量不是物质,对于只讲物质的西医来说,因为能量(阳气)不是物质,所以西医没有办法认识阳气,所以西医没有阳气的概念。

    阳气既然是指体内的能量,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力量源泉,没有阳气 ,脏腑就失了活力,就要生病,就要死亡。所以决定人体健康与否,决定人体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体阳气的旺衰。西医不知阳气为何物,在对疾病的治疗中,不知道如何去保护人体阳气,反用大寒的抗菌消炎药,快速的破坏人体阳气,所以对于阳虚体质,能很快引起死亡。这就是当今医院多病人,多治疗无效,多死亡的根本原因。

    中医学院教材,对于阴阳的解释,只讲到“阴阳既对立,又统一;既互相矛盾斗争,又互相转化”。至于什么时候对立?为什么对立?为什么斗争?什么时候互相统一?为什么会互相统一?又为什么会互相转化,就不知道了,就没有下文了。只搞得学生一头雾水,以为阴阳会无条件的互相转化,走上了邪正不分,敌我不分的邪路。

    其实阴阳的斗争,是指邪正关系而言。比如寒邪,水邪,湿邪,跟人体阳气之间,属于绝对对立斗争的关系,不是阴邪灭了阳气(亡阳导致死亡),就是阳气战胜阴邪(通过扶阳驱阴的治疗),重获健康。

     又如火邪热邪,跟人体正气的阴(人体津液)之间,也只有绝对的斗争,而不会互相转化,没有统一的时候。火邪热邪为病,只能清火泻热,或加以滋阴  ,以助灭火之力。

     只有正气的阴阳之间,是相生相助的关系,是统一协调的关系。正气的阴,指富含营养物质的津液,在呼吸氧化的作用之下,能转化为热能,供脏腑功能活动的能量供应。脏腑功能的活动,又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富含营养物质的津液,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阴阳是属于互相统一,互相转化的关系。

     这里顺便说一下,关于喝水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这要看各人阳气的旺衰而定:阳气旺盛,实火亢盛的人,肠胃里火旺大热,喝水能灭亢盛之邪火,所以喝水有益。至于平常的人,胃中並无亢盛的实热实火,去喝水,只会损伤胃中阳气,有百害而无一利。喝水喝出病来的例子很多,不必再一一罗列,读者可自己去细心体会,自会知道。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5.4.8.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