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关键或许在于“药不对证”。
今天,给大家介绍三种常常被低估,但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能发挥巨大作用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通络强心丸通络强心丸由全蝎、蜈蚣、红景天、黄芪、薤白、瓜蒌、檀香、降香等多种药材精妙配伍。它具有通络止痛、益气强心、宽胸理气的功效,特别适合于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型的冠心病患者。这类患者常见症状为胸部憋闷疼痛、活动后加剧、心慌气短、神疲乏力、舌色暗淡有瘀点等。药理:全蝎、蜈蚣善于搜风通络,能有效疏通堵塞的心脉。红景天、黄芪大补元气,增强心脏功能,推动血液运行。薤白、瓜蒌宽胸散结,改善胸部憋闷之感。檀香、降香行气止痛,迅速缓解胸痛症状。
二、滋阴养血丹滋阴养血丹内有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麦冬、五味子、丹参、酸枣仁等药材。其功效主要体现在滋阴养血、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方面,对阴虚血少、心神失养且伴有瘀血的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口干咽燥、胸部刺痛、舌红少苔等。药理: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滋阴补血,为心脏提供充足的阴血滋养。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敛气安神。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酸枣仁宁心安神,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三、散寒逐瘀颗粒散寒逐瘀颗粒由制川乌、制草乌、干姜、小茴香、红花、水蛭、苏木、枳实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逐瘀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凝血瘀、气滞不通型的冠心病患者。这类患者常感觉胸部剧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伴有四肢厥冷、面色青紫、舌淡紫苔白等症状。药理:制川乌、制草乌、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驱散寒邪,使血脉通畅。红花、水蛭、苏木逐瘀通络,消除瘀血阻滞。枳实行气消痞,助于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典型案例李先生,62岁,在一次常规体检时发现患有冠心病。一开始,他仅在剧烈运动后感到些许不适。但近来,他在日常活动中也频繁出现胸闷胸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看诊:通过与李先生交流,得知他平时特别怕冷,且情绪较为低落。
结合舌象(舌质紫暗,舌苔白腻)和脉象,中医诊断为寒凝血瘀、气滞不通型冠心病。西医检查显示冠状动脉部分血管狭窄较为严重。治疗原则: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的方法。为李先生开具的中药汤方主要包含吴茱萸、桂枝、川芎、桃仁、柴胡、香附等药材,以温通血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同时,建议他配合服用散寒逐瘀颗粒。结果: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李先生的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畏寒情况也有所改善,情绪逐渐开朗,复查心电图显示心脏供血情况有所好转。我是李庆海大夫如果你有:1. 冠心病2. 血管斑块/狭窄3. 心律不齐/早搏4. 脑供血不足5.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关闭不全6. 顽固性高血压7. 或其他心血管问题欢迎扫下面的码,说说你的具体情况会给您专业的用药指导和详细的片子解读结语四十多年的行医路上,贵在医德,希望花甲之年能帮助到更多人,我坚守初心,不乱用药,只开对的不开贵的,尽心尽力帮助每一个病人。
我是李庆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心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及内科疾病等,解决了许多临床复杂疑难问题。
特别是运用中医药防治难治性冠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律失常、难治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4667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