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桂枝加附子汤
【出处】《伤寒论》
【类别】温里剂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漏汗、自汗、遗尿、鼻衄、头痛、性功能减退、低热、不寐、瘾疹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功能、强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
【方歌】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要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脉虚浮为辨证要点。
【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加炮附子1枚,并加重甘草用量而成。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俾邪去阳回,则津液自复,诸症自愈。
【加减】
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胸痹心痛,加薤白、瓜蒌;
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
上肢痛甚,加羌活、蒲黄、川芎;
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
腰背疼痛,加杜仲、桑寄生、续断。
【禁忌】
【选方】
①盗汗(个案):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
②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1个疗程为5次。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陕西中医》2013年第2期)
③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疗效评定以症状(月经失调、烘热、汗出,可伴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疼、记忆力衰退、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完全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复发则为治愈。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第4期)
④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予以本方。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新中医》2002年第5期)
⑤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予以本方。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新中医》2002年第5期)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540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