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类
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
照海。診目痛赤,脈从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邪客於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頃而已。
申脉。
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
昆仑。
耳病类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上关,少商。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補足外踝下留之。
昆仑。
耳聾無聞,取耳中。
听宫。
耳鳴,取耳前動脈。
耳门。
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幹耵聍,耳無聞也。
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
关冲,窍阴。
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
中冲。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
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
商阳,中冲。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商阳,听会。
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暴襲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鼻病类
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陽。衃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冬取井滎,春不鼽衄。
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沈,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
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厉兑。
喉病类
喉痹,舌卷,口中干,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葉。
关冲。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
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涌泉。
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嗌干,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廉泉,天突。
其病上沖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大迎。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肢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积於上,瀉人迎,天突,喉中。积於下者,瀉三里与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診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足之少陰,上系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兩瀉其血脈,濁氣乃辟。會厭之脈,上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暴瘖氣鞕,取扶突與舌本出血。
扶突,风府。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口腔病类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颊车,地仓,颧髎,瞳子髎,合谷,
重舌,刺舌柱以鈹針也。
金津,玉液,关冲,
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
阴交,然谷,
有病口苦,取陽陵泉。
口苦者,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
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逆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厉兑,商阳。
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
偏历,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
商阳。
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頄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角孙,地仓,巨髎,上关,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
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針,五十九刺。
骨病不食,嚙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颊车,人迎。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颊车。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284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