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医案:
蔡妪,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夫肌肉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为多湿多痰。肌疏汗淋,唇舌俱白,干呕胸痞,烦渴引饮,由乎脾胃之阳伤触,邪得僭踞于中,留蓄不解,正衰邪炽。试以脉之短涩无神论之,阳衰邪伏显然,况寒凉不能攻热,清邪便是伤及胃阳之药。今杳不纳谷,大便渐稀,若不急和胃气,无成法可遵,所谓肥人之病,虑虚其阳。参拟一方,仍候明眼采择。
人参 生於术 茯苓 枳实 生姜 半夏
(选自《临证指南医案》)
外台方治:
附方《外台》茯苓饮 6味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比较学习:
汉唐医学,简朴易学!明清医学,论理太多。
汉唐医学,煎服调护法,药物剂量,明析易学,明清医学,侃侃而谈,具体用药,有法无方(只有药,无剂量,难怪后世有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的感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12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