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丹参片对人体多个关键部位的血液循环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其在肝脏、心肌、肾脏这三个重要器官血液循环方面的影响。
改善肝脏血液循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当肝脏血液循环不畅时,易引发多种肝脏问题,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丹参片在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上效果显著。从药理角度来看,丹参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原儿茶醛等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及水溶性酚酸类物质(如丹酚酸B),能发挥多重作用。这些成分可抑制钙离子内流,使肝脏血管平滑肌松弛,进而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肝脏的血液灌注量。同时,丹参片还能抗血栓形成,减少血小板聚集率并延长凝血时间,确保肝脏内血液流动的通畅,防止血栓堵塞肝内血管。对于患有慢性肝病且存在肝血瘀滞问题的患者,常表现为胁肋刺痛、腹部胀闷、面色晦暗、食欲不振,肝脏超声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门静脉血流偏缓等症状。此时,服用丹参片能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肝内瘀滞情况。一般建议每次服用3片,每日3次,温水送服,连续服用8周为一个疗程,具体可根据肝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调整。长期坚持,可辅助缓解胁肋疼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助力肝脏功能的恢复。
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泵”,心肌的正常供血对于心脏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心肌供血不足时,人们常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多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休息后缓解,伴有气短、心悸等症状,心电图检查会显示心肌缺血(ST段压低)。丹参片在改善心肌血液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为心肌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同时,丹参片中的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因血栓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进一步保障心肌的血液灌注。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丹参片是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通常用法为每次3片,每日3次,饭后温水送服,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且需与抗血小板、调脂等基础药物联用,以此来更好地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肾脏血液循环
肾脏负责过滤人体代谢废物、调节水液平衡等重要功能,良好的血液循环是肾脏正常运作的基础。当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肾络易出现瘀滞,影响肾脏的物质交换与功能发挥。丹参片能够疏通肾脏脉络,使血液流通更为顺畅,促进肾脏血液循环。这有助于增强肾脏对代谢废物及毒素的过滤与排泄能力,辅助肾脏排毒。同时,虽然丹参片并非专门的利水药物,但它能通过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对水液的重吸收和排泄能力,对于因气血不畅、水液代谢受阻引起的轻度水肿也有一定帮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若患者尿蛋白定量<1g/24h时,服用丹参片疗效最佳。不过,对于大量蛋白尿阶段,需优先使用RAS阻滞剂等其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在线中之医 弘扬中医文化,维护全民健康。倡导科学养生,探讨疑难问题。8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93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