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聊脾胃
十个脾虚九个湿!湿气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脾胃患者的“头号公敌”。湿气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停聚体内而出现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就像一个有序的“水利系统”,通过脏腑相互配合,使水液正常输布和排泄。而体内的湿气就像是这个系统中的“淤泥”或“积水”,会阻碍水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会阻络形成痰湿,还会郁而化热产生湿热,加重不适!
后台有不少患者朋友跟我反馈:对于除湿,目前市面上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五苓散等”,能用的基本用了一个遍,但是除湿效果还是不明显,问我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
这个当然是有的,在我们身边一个常见的中中成药,说不定有的患者还用过呢!如果搭配得当,除湿效果也是一绝,痰湿、寒湿、湿热,都能清!
这个中成药就是——补中益气丸!听到这里有的患者可能会有疑问?这个药不是健脾益气的吗,怎么能祛湿呢?
补中益气丸确实属于补益的药,但是我却喜欢用它来祛湿,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祛湿中成药,因为成分限制要么偏向于健脾,要么偏向于祛湿,这对于病程长,体内痰湿重的患者来讲,很难走出脾虚生湿——痰湿困脾的“恶性循环”,所以想要打破这一循环,就要兼顾健脾和祛湿。
补中益气丸能把清阳之气上提,帮助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其补益作用相较于其他中成药来讲是非常突出的,所以用它来搭配祛湿的中长要,除湿效果可能会翻上一倍!
1、如果你的体型偏胖,经常头面出油,并且时不时还会有吐痰胸闷的情况,这时候可以搭配一个“二陈丸”。其中半夏能很好的降逆化痰,茯苓也能帮助渗湿,可以很好的改善痰湿重带来的不适。
2、如果你体内湿气较重,长期大便不成型、粘马桶,这时候可以考虑搭配一个“参苓白术散”,依靠参苓白术散中的薏苡仁、茯苓、山药,砂仁温脾化湿,再加上补中益气丸的提气作用,恢复脾胃气机运转,腹泻很快就能改善;但是如果你便秘的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搭配“木香顺气丸”才行。
3、如果说体内的湿气已经郁而化热,这时候可以搭配“藿香正气丸”,依靠藿香、紫苏解表化湿和益气丸稳固胃气,也能很好的消除暑湿!但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的不要用此搭配。
4、因为脾肾阳虚导致的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产生的湿气重的情况。此类患者往往会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或者水肿的情况,这时候选择搭配一个桂附地黄丸。相互配合既温阳补肾,又健脾益气,让体内津液输布和代谢重回正轨。如果平时还比较怕冷,则可以搭配金匮肾气丸,温阳化湿!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结语:
搭配用药相较于单一的用成药进行调理,效果要明显突出一点。因为中成药药力单一,侧重有别所以不能兼顾。但是搭配用药的前提是对药物的成分、药性及药理,以及病机病症所在有充足的把握才行,否则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用。
有问题可以详细跟我讲,详细辨证之后会给你一点合适的调理建议。
写在最后
我的寄语
我是张国杰,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祖上三代从医,深受中医文化浸染,写文章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医文化和脾胃病调理思路。给大家带来一点有用的科普。
END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87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