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搞懂:什么是抑郁症“补充治疗”?
补充治疗不是替代药物、心理治疗的“主力”,而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的非传统干预手段——比如运动、吃益生菌等,目的是帮患者进一步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025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明确,这类疗法虽以“辅助”为主,但已有初步循证证据支持,是抑郁症综合管理里很重要的一环,尤其适合觉得“常规治疗效果不够”“想减少药物依赖”的患者。
二、7类补充疗法大盘点:从“金标准”到基础推荐
1. 体育运动:唯一1A级“金标准”,舞蹈效果最突出
这是所有补充疗法里证据最足的,涵盖慢跑、游泳(有氧运动)、举哑铃(力量训练)、舞蹈、瑜伽等形式。
– 效果有多好:一项纳入218个研究的分析发现,和常规护理、安慰剂比,舞蹈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最明显,其次是走路/慢跑、瑜伽和力量训练。
– 怎么练才有效:要达到中等强度(比如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每周3次,每次30~90分钟,坚持至少8周。
– 为啥有用:能调节身体的“压力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大脑分泌“神经营养因子”(BDNF,帮神经修复),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多途径抗抑郁。
2. 益生菌:2B级推荐,靠“脑-肠轴”起效
选含乳杆菌或双歧杆菌的益生菌,每天吃10亿~100亿单位就行,核心是通过“脑-肠轴”(肠道和大脑互通的信号通道)调节菌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功能。
– 证据支持:23项临床试验的分析显示,在吃药或做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补益生菌,3~45周内患者的抑郁量表(BDI、HAMD)评分会显著降低。
– 安全性:大部分人吃了都耐受,少数人会有轻微肠胃不适(比如腹胀),很快能缓解。
3. Omega-3脂肪酸:2B级推荐,EPA效果比DHA强
重点选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的Omega-3,每天吃1~2g最合适,它是细胞膜的关键成分,能参与炎症反应、神经信号传递。
– 效果规律:26项研究(2160人)发现,每天补≤1g EPA(含量60%~100%)、坚持12周以上,能轻度减轻抑郁;如果剂量更高(每天总摄入量>3g,其中EPA 1~2g)、吃更久(>15周),或搭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重度抑郁患者改善更明显,而且EPA的抗抑郁作用比DHA强。
– 安全性:只有轻微肠胃反应(比如恶心),没有严重副作用。
4. 叶酸/L-甲基叶酸:2B级推荐,帮神经递质代谢
叶酸每天吃0.5~10mg,L-甲基叶酸每天7.5~15mg,主要通过参与“5-羟色胺”(让人开心的神经递质)等代谢发挥作用。
– 证据支持:9项临床试验(1061人)显示,补叶酸比吃安慰剂改善抑郁更显著,治疗15.2周后,叶酸组的症状缓解率(47.8%)是安慰剂组(26.6%)的近2倍;和SSRIs/SNRIs类抗抑郁药联用,有效率也比加安慰剂高(RR=1.36)。
– 注意点:女性占比≥60%的研究里,叶酸的效果会减弱,女性患者用前可和医生沟通。
5. 维生素D:2C级推荐,调节神经可塑性
每天补1500~4000IU,它的受体在中枢神经里分布很广,能调节神经的“可塑性”(神经适应、修复的能力)。
– 证据支持:涵盖24510人的10项分析显示,吃维生素D补充剂的人,抑郁症状会显著减轻(SMD=-0.40),适合平时晒太阳少、饮食里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患者。
6. 锌与SAMe:2C级推荐,仍需更多证据
– 锌:每天最多补25mg,研究发现成人、青少年补2~5个月后,抑郁评分会下降,尤其≥40岁人群效果更明显,但目前研究数量还不多。
– SAMe(S-腺苷-L-蛋氨酸):每天200~1600mg,吃3~8周,单用时比安慰剂效果好(SMD=-0.58),但和抗抑郁药联用时,效果和安慰剂没差别,也没比单独吃药更优,联用前要谨慎。
7. 辅助艺术治疗:2C级推荐,视觉艺术对中国人更有效
包括绘画、泥塑(视觉艺术疗法)等,研究显示能安全改善抑郁情绪。
– 特殊优势:14项研究的分析发现,视觉艺术疗法能显著减轻成人抑郁(SMD=-0.73),而且在中国人群中效果更突出(SMD=-1.19);干预时长≤12周的效果,比更长疗程更好,适合喜欢动手、用艺术表达情绪的患者。
总结要点
1. 定位要准:补充治疗是“辅助”,不能替代药物、心理治疗,所有干预前最好和医生沟通,避免和现有治疗冲突。
2. 优先选“证据足”的:想快速见效,优先选1A级的体育运动(尤其舞蹈、慢跑),其次是2B级的益生菌、Omega-3、叶酸,安全性和效果更有保障。
3. 注意“剂量和时长”: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坚持8周以上,Omega-3、叶酸等要按推荐剂量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有效果。
4. 个体有差异:比如女性用叶酸效果可能减弱,中国人用视觉艺术疗法更优,选择时可结合自身情况,不用盲目跟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77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