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流转,节气更迭,这是大自然馈赠的时间韵律。中国人的饮茶之道,向来与时节紧密相连,一杯应时的茶,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顺应自然、调理身心的养生智慧。
从立春的新芽初绽到大寒的寒凝大地,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与人体需求,而茶,便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最佳媒介。让我们循着二十四节气的脚步,品饮专属时令的茶香,在茶汤的温热与甘醇中,感受时光流转,养护身心康健。
春季茶饮:疏肝解郁,焕活生机
春回大地,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但此时气候乍暖还寒,湿气渐重,人体肝气易郁结,脾胃功能尚在苏醒。春季饮茶,应以疏肝解郁、祛湿健脾、扶助阳气为核心,选择香气清新、性温或微凉的茶品,助力身体摆脱冬寒的桎梏,迎接春日的生机。
立春(2月3-5日):茉莉花茶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端,此时阳气初升但未盛,寒气仍有残留,人们常感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茉莉花茶素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其香气清婉馥郁,茶性温和。饮用茉莉花茶能疏肝解郁,帮助疏泄体内郁积的肝气,缓解春困带来的疲惫感,同时安定情绪,让身心随茶香一同苏醒,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雨水(2月18-20日):柑普茶
雨水节气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湿气易侵入人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柑普茶由新会柑皮与普洱茶搭配而成,柑皮性温,能理气健脾、祛湿化痰;普洱茶茶性温和,可消食解腻、暖胃护脾。二者结合,既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又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有效应对雨水时节的湿邪困扰。
惊蛰(3月5-6日):白牡丹茶
惊蛰时节,春雷乍动,万物萌动,气温回升但昼夜温差大,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人体易受风热之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症状。白牡丹茶属于白茶,茶性微凉,滋味清甜甘爽,富含茶多酚和氨基酸。其核心功效为清肝明目、退热降火,既能缓解春季肝火上炎引起的眼部不适,又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外界邪气侵扰,守护春日健康。
春分(3月20-21日):陈年生普
春分这天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此后阳气渐盛,阴气渐弱,人体也需顺应这一变化调和阴阳。陈年生普经过时间的陈化,茶性已由刚猛转为温和,茶汤醇厚甘滑,香气沉稳。饮用陈年生普能调和体内阴阳平衡,其良好的生津止渴功效,可缓解春季气候干燥带来的不适,同时帮助身体适应阳气渐盛的节律,保持身心平和。
清明(4月4-6日):白毫银针
清明时节,气温进一步升高,降水增多,湿气与热气交织,易导致湿热内蕴,损伤肝肺。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满披白毫,形如银针,茶性清凉,滋味鲜爽。它能柔肝养肺,滋养肝肺之阴,同时兼具祛湿退热的功效,可帮助排出体内湿热,缓解清明前后因气候湿热引发的身体不适,让呼吸间都带着春日的清新。
谷雨(4月19-21日):洞庭碧螺春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稳定升高,雨量充沛,农作物生长旺盛,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需要补充能量以增强体质。洞庭碧螺春是绿茶中的名品,外形卷曲如螺,香气清雅持久,滋味鲜醇甘厚。其富含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身体免疫力,为顺利度过春夏交替期做好准备。
夏季茶饮:清热消暑,养心安神
夏季烈日炎炎,阳气最盛,气候炎热潮湿,人体易受暑热、湿邪侵袭,出现心烦气躁、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苦夏”症状。此时饮茶应以清热消暑、养心安神、健脾祛湿为重点,选择茶性清凉或温和、能生津止渴的茶品,为身体降温祛暑,守护夏日安康。
立夏(5月5-7日):黄山毛峰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明显升高,人体阳气外浮,易出现心神不宁、精神萎靡等情况。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于黄山之巅,茶形秀美,香气如兰,滋味鲜爽回甘。它能强心养神,为心脏提供温和的滋养,同时清心除烦,缓解立夏后因气温升高带来的烦躁情绪,让身心在茶香中保持清爽宁静。
小满(5月20-22日):太平猴魁
小满时节,降水增多,南方进入梅雨季节,气候湿热交加,人体易受湿邪困扰,导致情绪烦躁、脾胃失调。太平猴魁是绿茶中的极品,外形挺直扁平,香气高爽,滋味醇厚回甘。饮用太平猴魁能帮助缓解湿热引发的烦躁情绪,其温和的茶性还能调节脾胃功能,让身体在湿热的气候中保持平和状态,安然度过小满。
芒种(6月5-7日):龙井茶
芒种气温骤升,湿度加大,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易出现疲劳乏力、体内毒素堆积等问题。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它具有良好的利尿排毒功效,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同时缓解身体疲劳,为忙碌的芒种时节注入活力,让人们在农忙或日常工作中保持精力充沛。
夏至(6月21-22日):安化黑茶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节气,气温达到高峰,暑热逼人,人体代谢紊乱,心脏负担加重。安化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茶性温和,滋味醇厚,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它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具备出色的护心消暑功效,即使在炎热的夏至,饮用后也能感到身心舒畅,有效抵御暑热对身体的伤害。
小暑(7月6-8日):菊花普洱茶
小暑时节,暑热加剧,且常伴有雷阵雨,气候湿热难耐,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菊花普洱茶由菊花与普洱茶搭配而成,菊花性凉,能清热明目、疏散风热;普洱茶性温,可暖胃护脾、消食解腻。二者结合,既能清热护心、消暑解渴,缓解小暑的酷热,又能避免凉茶对脾胃的损伤,是夏季养生的理想之选。
大暑(7月22-24日):蒙顶黄芽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高温酷暑让人体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蒙顶黄芽属于黄茶,产于四川蒙顶山,外形扁直匀整,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其茶性温和,能健脾祛湿,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有效缓解大暑时节因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为身体补充营养,抵御酷热天气的消耗。
秋季茶饮:生津润燥,滋阴养肺
秋季天高气爽,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秋燥”成为此时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易损伤人体津液,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等症状。秋季饮茶应以生津润燥、滋阴养肺、温润养胃为核心,选择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的茶品,为身体补充津液,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立秋(8月7-9日):恩施玉露茶
立秋是秋季的开端,此时暑热未消,秋燥已至,人体易出现口干、咽喉不适、精神不振等情况。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外形紧圆光滑,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它能生津润燥,快速缓解口干舌燥等秋燥症状,同时提神醒脑,帮助身体从夏季的慵懒状态中调整过来,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
处暑(8月22-24日):祁红茶
处暑过后,暑热消退,气温逐渐下降,但秋燥依旧明显,且早晚温差大,易刺激肠胃。祁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产于安徽祁门,外形条索紧细,香气似花似蜜,滋味醇厚甘滑。其茶性温润,能暖胃养胃,保护肠胃免受秋凉刺激,同时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让身体在季节交替时得到温和的滋养。
白露(9月7-9日):漳平水仙茶
白露时节,气温进一步降低,空气湿度减小,秋燥加剧,且人体易受秋郁情绪影响,出现心情低落、精神不振等问题。漳平水仙茶是乌龙茶中的紧压茶,外形呈方形,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它能滋阴润肺,补充肺部津液,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咽干等症状,同时平衡秋郁情绪,让身心在茶香中保持舒畅。
秋分(9月22-24日):铁观音茶
秋分这天昼夜再次平分,此后夜渐长昼渐短,阴气渐盛,人体需调和阴阳,应对气候的转变。铁观音茶属于乌龙茶,茶性平和,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它能生津解燥,缓解秋燥带来的身体不适,同时调和体内阴阳平衡,帮助身体适应秋分后阴气渐盛的节律,保持身心康健。
寒露(10月8-9日):凤凰单丛茶
寒露时节,气温骤降,秋燥达到高峰,人体抵抗力易下降,易受外界邪气侵袭。凤凰单丛茶产于广东凤凰山,属于乌龙茶,香气独特浓郁,滋味醇厚甘滑。它能有效缓解秋燥症状,补充身体水分,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御寒冷和疾病的能力,为迎接冬季做好准备。
霜降(10月23-24日):隔年红茶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霜雪渐至,人体易受寒气侵袭,引发感冒等疾病。隔年红茶经过一年的存放,茶性更加温和醇厚,香气沉稳,滋味甘润。饮用隔年红茶能温润驱寒,为身体注入暖意,增强身体抵抗力,有效预防霜降后因寒冷天气引发的感冒等疾病,守护秋冬交替期的健康。
冬季茶饮:温肾驱寒,固本培元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潜藏,阴气极盛,人体新陈代谢减缓,易受寒气侵袭,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脾胃虚寒等症状。冬季饮茶应以温肾驱寒、暖胃护阳、固本培元为重点,选择茶性温热、滋味醇厚的茶品,为身体补充热量,抵御严寒,滋养元气。
立冬(11月7-8日):武夷岩茶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此时气温大幅下降,寒气渐重,人体阳气潜藏,肾脏需要重点养护。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外形条索紧结,香气岩韵独特,滋味醇厚甘滑。其茶性温热,能温肾驱寒,为肾脏提供温暖的滋养,同时暖胃护阳,缓解冬季因寒冷引起的脾胃不适,让身体在寒冬中保持阳气充盈。
小雪(11月22-23日):滇红茶
小雪时节,北方开始降雪,南方气温也持续走低,空气干燥寒冷,人体易受寒气和燥气双重困扰。滇红茶产于云南,外形肥壮紧结,金毫显露,香气花蜜香浓郁,滋味醇厚甘甜。它茶性温热,能快速为身体补充热量,起到花蜜香暖身的效果,同时具备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功效,帮助身体抵御冬季常见的细菌和病毒侵袭,守护健康。
大雪(12月6-8日):冻顶乌龙茶
大雪时节,雪量增多,气温降至更低,人体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能量以抵御严寒。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冻顶山,属于乌龙茶,外形卷曲紧结,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醇厚甘润。其茶性温和偏热,能温养脾肾,增强脾肾运化功能,为身体补充能量,让人们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天气中保持温暖有力,抵御严寒的侵蚀。
冬至(12月21-23日):普洱熟茶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节气,此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时期,人体需要回阳固本,增强抵抗力。普洱熟茶属于后发酵茶,茶性温和醇厚,滋味甘滑,香气陈香明显。饮用普洱熟茶能回阳固本,帮助身体蓄积阳气,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暖胃护脾,为冬季养生打下坚实基础,顺应“冬至一阳生”的自然节律。
小寒(1月5-7日):六堡茶
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之一,寒气刺骨,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导致气血不畅、畏寒怕冷。六堡茶产于广西六堡镇,属于黑茶,茶性温热,滋味醇厚爽口,香气陈香浓郁。它能温补气血,促进体内气血循环,有效抵御小寒时节的严寒,让身体在最冷的日子里也能保持温暖,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手脚冰凉等症状。
大寒(1月20-21日):黑豆芝麻老盐茶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冷达到极致,人体需要补充充足的能量以强健筋骨,抵御严寒。黑豆芝麻老盐茶是一款传统养生茶饮,黑豆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芝麻可补肝肾、润五脏,老盐能调味并补充电解质。这款茶饮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强健筋骨,让人们在大寒时节保持充沛体力,顺利度过寒冬,迎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从春到冬,二十四节气的茶香从未间断。顺时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生智慧。每一杯应时的茶,都承载着古人对时节的洞察与对健康的追求。让我们循着节气的脚步,在不同的时令里,品饮专属的那一味茶香,让身心在茶汤的滋养中,顺应四季流转,收获长久康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3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