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头昏怎么办?头蒙怎么治?总是反复,加4味药特效药对,简便廉小秘方
2025
10-26

头昏怎么办?头蒙怎么治?总是反复,加4味药特效药对,简便廉小秘方

青竹忍冬学社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1938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来源|《高晗医案分享集》

 导读 

现代社会人们精神情志压力,各类损伤导致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头蒙。’头蒙’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其特征为头部昏沉、思维迟钝、如裹布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通过经典方剂的深入剖析,结合临床病例,探讨灰指甲的中医治疗策略。

一、认识头昏,头蒙

在临床实践中,’头蒙,头晕,头昏’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其特征为头部昏沉、思维迟钝、如裹布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医学对头蒙的认识源远流长,虽无此病名专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头晕”首如裹’等范畴。

西医认识角度:

现代医学认为,头蒙是一种主观感受,多与大脑皮质功能状态改变有关。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因素(如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代谢因素(如血糖、血脂异常)、神经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神经衰弱)、颈椎病变压迫血管神经、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缺氧状态。诊断上主要依靠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治疗则以病因治疗为主,配合改善脑循环、脑代谢药物,如氟桂利嗪、尼麦角林等,但长期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

中医认识角度:

清阳不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窍失养而致头蒙。

痰浊上蒙: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重如蒙。

瘀血阻滞:气滞、气虚、痰阻或外伤等导致血行不畅,瘀阻脑络,清气不入,浊气不出,发为头蒙。

气血亏虚:久病体弱或思虑过度,耗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不能上荣于脑,脑失所养而头蒙。

肝阳上亢: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扰动清窍,亦可导致头蒙。

临床辨证需四诊合参,辨别虚实,实证多为痰浊、瘀血、肝阳,虚证则以气血亏虚、清阳不升为主。

二、药对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以下四味中药对于头蒙症状有独特疗效,单味应用亦可取效,且均有古籍经典支撑。

石菖蒲:《神农本草经》记载:’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本品芳香开窍,化湿浊,醒神健脑,对于痰浊上蒙所致的头蒙尤为适宜。临床可用石菖蒲10-15克,煎汤代茶饮,或研末吞服,每次3克,一日二次。

川芎:《日华子本草》称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川芎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活血行气,对瘀血阻滞清窍之头蒙有良效。单用川芎15克,水煎服,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葛根:《名医别录》谓葛根’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葛根有升阳解肌、通经活络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改善脑血流量,对于颈椎病或血管痉挛所致头蒙单用即效。可用葛根20-30克,水煎频服。

天麻:《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天麻平肝潜阳,息风定眩,对肝阳上亢之头蒙眩晕单用有效。可取天麻10克,研末冲服,或15克水煎服。

三、方解

君药:天麻

天麻味甘性平,主入肝经,有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之功,针对头蒙核心病机之一,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直接平定上逆之风阳,使清窍得安,故为君药。

臣药:川芎、葛根

川芎辛散温通,上行头目,活血行气,助天麻疏通脑络,改善气血运行;葛根甘辛凉,升举清阳,解肌通络,现代研究其有效成分葛根素能显著改善脑循环。二者一温一凉,协同君药调畅气血,升清通窍,共为臣药。

佐药:石菖蒲

石菖蒲芳香开窍,化湿豁痰,安神益智,针对头蒙常见兼夹病机——痰浊蒙窍,起到化痰开窍之效,辅助君臣药物祛除病邪,为使药。

四、典型医案

患者张某,女性,43岁,初诊。主诉’头蒙沉胀感反复发作2年,加重1个月’。症见头部昏蒙如裹,思维迟钝,伴颈部僵痛,胸闷脘痞,纳呆,舌淡苔白腻,脉弦滑。颈椎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6椎体骨质增生。初诊辨证为痰湿内阻,清阳不升。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7剂。

二诊:患者诉头蒙稍减,但仍感头部沉胀,颈部不适改善不明显。思及患者病程较长,必有瘀血阻络,且清阳不升为主要矛盾,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川芎30克、葛根30克、石菖蒲15克,去甘草之甘缓腻滞。

三诊:患者欣喜告知,头蒙症状显著减轻,头脑清明,颈部僵痛亦大为缓解,纳食增进。效不更方,续进14剂巩固疗效。6个月回访未复发,嘱患者注意生活饮食习惯。

五、思考

此病例初诊虽辨证基本准确,但未用专治头蒙之效药药对,故疗效平平。加入川芎、葛根、石菖蒲后,川芎活血通络,葛根升清解肌,石菖蒲化痰开窍,与天麻协同作用,直中病机,故取显效。

此方组合精当,四药合力,共奏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化痰开窍、升清降浊之功,使脑府清灵,头蒙自除。临证可根据具体证型调整用量比例:肝阳偏亢者加重天麻;瘀血明显者加重川芎;清阳不升显著者加大葛根用量;痰湿偏重者重用石菖蒲。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本文部分处方以及学术思想来源于国医大师颜德馨。

▼版权申明

整理/ 青黛  排版/ 青黛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部分定义摘自《高晗医案分享集》,由青黛整理发表,文中的医疗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