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身体里的“交通堵塞”-血胀!古人一方活血化瘀,让你一身轻松……
2025
10-24

身体里的“交通堵塞”-血胀!古人一方活血化瘀,让你一身轻松……

有时候,身体会发出一些奇怪的信号:莫名烦躁,总想漱口却不欲咽下,记忆力变差,小便频繁,大便颜色发黑…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在古人眼中却指向同一个问题——血胀。

什么是血胀?古人如何看待这个疾病

血胀,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中医病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描述的是一种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体内的病理状态。

《医学入门》中这样描述血胀的症状:“烦躁漱水,迷忘惊狂,痛闷呕逆,小便多,大便黑”。这些症状现代人也常常遇到,只是我们很少将它们联系起来看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症状组合?

想象一下,体内的血液循环就像城市交通。当交通顺畅时,一切井然有序;当出现堵车时,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血胀就是身体的“交通堵塞”。

烦躁、漱水不咽:体内有瘀血,会产生虚热,导致口干想喝水,但体内其实并不缺水,所以又不欲咽下。神思迷忘:血液循环不畅,脑部供血受影响,自然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清晰。小便利:身体试图通过利尿来调节体液平衡。大便黑:这是古人观察到的消化道出血迹象,也可能是瘀血内停的表现。

破解血胀的千古名方——散血消肿汤

面对血胀这一复杂病症,《医学入门》给出了一个精巧的方剂——散血消肿汤。

组成:川芎一钱二分,当归尾、半夏各一钱,莪术、人参各七分,砂仁七枚,木香、五灵脂、官桂、芍药各五分,甘草四分,紫苏三分。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这个方子看似复杂,实则蕴含深意。它不像现代药物那样单一靶点治疗,而是多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解决血胀问题。

深入解析:散血消肿汤如何化解身体“交通堵塞”

第一梯队:活血化瘀——疏通主干道

川芎——被誉为“血中气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是疏通气血的要药。当归尾——当归的不同部位功效各异,归尾专门擅长破血、活血,针对瘀血问题。五灵脂——这是寒号鸟的粪便,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力量较强,专门对付顽固瘀血。

这四味药组成强力“疏通车队”,直接针对瘀血这一主要矛盾。

第二梯队:行气理气——给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官桂(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这组药物通过调理气机,为血液运行提供动力。

第三梯队:扶正补虚——修复道路基础设施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芍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补益脾胃。

活血化瘀的药物往往会耗伤人体正气,这组药物则起到扶持正气的作用,防止攻伐过度。

第四梯队:化痰祛湿——清理道路障碍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体内有瘀血的同时,往往也会有痰湿互结,半夏专门解决这一问题。

古今对话:用现代医学看血胀与散血消肿汤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血胀可能与多种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微循环障碍:身体末梢的血液流动减慢,组织供氧不足。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流动阻力增大。消化系统出血:大便发黑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认知功能下降: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

散血消肿汤中的药物,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川芎、当归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适应能力;五灵脂有抗炎、镇痛效果…古人虽不知这些现代药理,却通过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组成了这个多靶点、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血胀的现代表现:这些症状你有吗?

在现代生活中,哪些人容易出现类似血胀的问题呢?

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压力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久坐不动的办公室白领:缺乏运动使血液循环减慢。饮食习惯不良者: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血液黏稠度。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受损。

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症状,可能要警惕身体是否有“血胀”倾向:

面色晦暗,唇色紫暗身体固定部位疼痛,夜间加重记忆力明显下降,思维迟钝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鳞屑情绪烦躁,但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古今智慧结合:预防血胀的日常生活建议

古人治疗血胀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用药上,更体现在防病思想中。结合古今智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血胀:

1.饮食调理:给血液“减负”

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山楂、黑木耳、洋葱、生姜等保证充足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控制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减少代谢废物堆积

2.运动养生:促进气血流通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5次中医传统功法: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避免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3.情志调摄:保持气机通畅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冥想、深呼吸等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保持社交活动:与朋友交流,宣泄情绪

4.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活血要穴定期经络拍打:促进血液循环中药茶饮:适当饮用活血化瘀的代茶饮

从散血消肿汤看中医思维智慧

散血消肿汤体现了中医几个核心思维:

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全面调整人体气血状态。辨证论治:针对血胀这一特定证候,制定专门治疗方案。平衡思想:在攻邪(活血化瘀)的同时不忘扶正(人参、甘草等),防止矫枉过正。预防思想:强调“上工治未病”,在疾病形成前就进行干预。

结语:让古老智慧为现代健康服务

《医学入门》中的散血消肿汤,承载着古人对血胀疾病的深刻认识和治疗智慧。在今天,我们不一定照搬古方,但可以借鉴其思想,关注自己的血液循环状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防止“交通堵塞”在体内发生。

身体发出的信号,无论古今,都值得认真对待。当我们感到“烦躁,漱水不咽,神思迷忘”时,也许正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关注一下自己的血液健康了。

记住,健康的身體,就像畅通的交通,血流顺畅,一身轻松!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