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相信——
一个看似简单的向前劈掌,竟是内家拳“五脏锻炼”的密码?能同时练出沉稳之力、肺腑呼吸、心性定力?这一式,就是形意拳根基之基:劈拳。
形意拳祖师李洛能曾说:“拳莫不会,劈拳为先”。劈拳属金,对应人体肺腑,主呼吸与魄力。它看似朴拙,却藏着“以形取意,以意运力”的终极心法。
一、歌诀藏玄机:一句口诀就是一个练拳维度
老拳谱中劈拳歌诀言简意深:
“劈拳似斧性属金,
生钻克崩妙如神;
丹腹呼吸守中和,
一动肺脉通畅深。”
“似斧”:不是蛮砍,是如斧劈柴,沉坠干脆、力透一线;
“属金”:对应肺经,练拳就是练呼吸,养“魄”;
“生钻克崩”:它是五行拳母式,能变钻拳、克崩拳,是变化之根;
“丹腹呼吸”:呼吸沉入丹田,不憋气、不努气,自然深长;
“肺脉通畅”:一招练透,肺气自通,呼吸力就是生命力。
二、原理:为什么劈拳是“换一个人”的起点?
1. 它练的是“整劲”,不是局部力,初学者易犯错误:用胳膊发力。
真正劈拳,是从足蹬→腿撑→腰转→肩送→手劈,力从地起、节节贯通。
结果就是:“看似只是手在动,实则全身细胞都在参与。”
2. 它调的是呼吸,练的是“肺魄”
肺主气、司呼吸,传统医学认为“肺藏魄”。劈拳配合呼吸(出拳呼气,收拳吸气),深长匀静,直接锻炼肺脏与气血。很多坚持者说:“练完不像跑完步那样喘,反而气更足、更沉。”“说话声音变了,更有底气。”
3. 它修的是“心定”
劈拳动作简洁重复,容易让人专注。心无杂念,反复锤炼一个动作,本身就是动态冥想。“练拳十分钟,心神特别静,工作效率都高了。”
三、练法分解:如何一招练出“劈拳真劲”?
第一步:站好三体式,这是劈拳的起势和母式。
前后脚分虚实,重心偏后,身正肩松;
仿佛猛虎待扑,静中藏动。
第二步:出手如抽丝,发力如斧劈
前掌劈出:路线是弧线非直线,含“裹、钻、劈”三劲;
呼吸配合:劈出时呼气,意念力透指尖;同步后手回拉:如拉弓弦,前后争力。
第三步:收式如蓄电,连绵不断
收回时吸气,准备下一动;关键不在快,在于“节奏与呼吸合一”。
常见误区:
切勿抬肩僵硬——用身体推手,非手主动;
呼吸勿乱——一劈一收,一呼一吸;
不贪多——一天练100次高质量远胜瞎打1000次。
四、典故: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却从劈拳练起
形意宗师郭云深,以“半步崩拳”闻名武林,但弟子回忆:他每日仍必练劈拳五百次。有人问为何练这么“基础”的动作?他答:“劈拳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劲都从这来。”——真正的高手,永远回归基本功。
五、现代人练劈拳,到底在练什么?
@张先生,40岁,企业主管:
“长期加班气短,练劈拳三个月,呼吸明显深沉,开会说话不累。”
@李女士,32岁,自由职业:
“原来肩颈僵硬,现在一练劈拳就放松,像做了脊柱按摩。”
@小陈,25岁,健身爱好者:
“我以前推举100公斤,但发力僵。劈拳让我懂了’整体发力’,运动表现提升了。”
结语:一劈之下,天地皆开
劈拳不只是一式拳法,它是一个系统:调呼吸、练发力、修心性、通经络。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不挑场地、无需器械、每天15分钟就能重塑身心状态的练习,从今天起,不妨从一招劈拳开始。
提醒:初学建议跟随明师,体细节、避弯路。形意重意不重形,但“形”不正则“意”难达。每日慢练十分钟,远胜暴力蛮练一小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26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