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中医药酒疗法》是由陈贵廷等学者编著、学苑出版社 1990 年出版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系统梳理了药酒疗法的历史源流、制作工艺及功效特点;各论按补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肛肠、美容等科目编排,涵盖 140 余种疾病,收录药酒配方 1364 首,包括古方、名方及家用单方验方,以病为纲详细介绍每款药酒的组成、制法、功效及用法。
书中典型药酒疗法举例
一、补益类
人参百岁酒
- 配方:红参 1 克、熟地黄 9 克、玉竹 15 克、何首乌 15 克、红花 3 克、炙甘草 3 克、麦冬 6 克,加白酒及蔗糖适量。
- 功效:补养气血、乌须黑发、宁神生津。适用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气血不足之症。
- 用法:每日 2 次,每次 15-30 毫升,高血压患者及孕妇慎用。
术苓忍冬酒
- 配方:白术、白茯苓、甘菊花各 60 克,忍冬叶 40 克,白酒 1500 毫升。
- 功效:健脾燥湿、清热平肝。主治脾虚湿盛所致的脘腹痞满、心悸目眩、腰脚沉重等。
- 用法:空腹温服 20-40 毫升,每日 2 次。
二、内科疾病
丹参酒
- 配方:丹参 50 克,米酒 1000 毫升。
-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适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可改善心肌缺血及微循环。
- 用法:浸泡 1 个月后饮用,每日 2 次,每次 10-15 毫升,不可与藜芦同服。
五加皮酒
- 配方:五加皮、防风、独活各 30 克,薏苡仁、牛膝各 50 克,生地黄、牛蒡根、黑豆各 60 克,羚羊角屑、海桐皮各 20 克,肉桂 10 克,白酒 2000 毫升。
- 功效: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等症。
- 用法:浸泡 7 天后饮用,每日 2 次,每次 20 毫升。
三、外科疾病
小金牙酒
- 配方:金牙、细辛、地肤子、莽草、干地黄、防风、葫芦根、附子、茵芋、川续断、蜀椒、独活各 120 克,白酒 4000 毫升。
- 功效:补肾壮骨、祛风除湿。适用于虚劳湿冷、肌缓不仁、骨节疼痛等。
- 用法:温服 20 毫升,3 日后渐增至 30-40 毫升,每日 2 次。
黑豆酒
- 配方:黑豆 125 克,黄酒 1000 毫升。
- 功效:补肾利水、祛风止痉。主治妊娠腰痛、产后受风引起的腰痛筋急、口噤不开等。
- 用法:每日 3 次,每次 10-30 毫升。
四、妇科疾病
乌鸡参归酒
- 配方:嫩乌鸡 1 只,党参、当归各 60 克,白酒 1000 毫升。
- 功效:补虚养身。适用于虚劳体弱、气短乏力、脾肺俱虚等症。
- 用法:口服 50-100 毫升,兼食鸡肉,每日 2 次。
当归红花酒
- 配方:当归 50 克、红花 30 克,白酒 500 毫升。
- 功效: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月经不调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 用法:浸泡 2 周后饮用,每日 2 次,每次 10 毫升,孕妇禁用。
五、皮肤科疾病
蛇床子酒
- 配方:蛇床子、苦参、白鲜皮各 30 克,白酒 500 毫升。
- 功效:燥湿杀虫、祛风止痒。适用于疥癣、湿疹、皮肤瘙痒等症。
- 用法:外用涂擦患处,每日 2-3 次,避免内服。
马齿苋酒
- 配方:马齿苋 100 克,白酒 300 毫升。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热毒疮疡、丹毒、带状疱疹等。
- 用法:浸泡 1 周后外用湿敷,每日 1-2 次。
用药注意事项
本书为药酒疗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但使用前建议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尤其对慢性病患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安全用药。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25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