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五子衍宗丸,3个常见病症慢慢改善,一文总结:1、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确切膀胱尿道无器质性病变,排除细菌(含结核杆菌等)、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所致的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症候群。临床较为常见,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非但无效,徒增许多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来看,根据老年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本病多属中医劳淋、腰痛等范畴。可因肾虚不固、中气下陷、心肾阴虚、肝气郁结、下焦湿热等不同的原因引起。老年人五脏皆见亏损,其中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是造成老年人生理衰老、病理改变以及生理性障碍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因此,许多老年慢性病均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有关,故治疗时,应重视补肝肾、益精血。《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肾主水,肾虚不固,则小便频数,肾阳虚不能温煦下焦而使膀胱气化失司,水湿不运,尿出不利而见尿频尿急;肾气虚则排尿无力,尿排不畅。临床选用五子衍宗丸随证加减以补肾益精,酌加益气扶正、固精缩尿之品治疗老年性尿道综合征。五子衍宗丸出自《医学入门》,方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药组成,具有填精补髓、补益肾气的功能。临床观察显示,以五子衍宗丸为基础方,佐以黄芪、山药益气健脾护胃,益智仁固精缩尿,酌加石韦、滑石、瞿麦等利尿通淋之品,共奏补肾通淋之效,临床效果明显。2、男性不育症:补肾法是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一个主要方法,有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作用,常用温阳、滋阴、降火等不同的具体治法。临床上要分清病因、病机而辨证施治,又常常相互协同、配合应用,常用有平行与交替两种形式。采用补肾益精法治疗非特异性精液异常男性不育进行治疗,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初步显示了五子衍宗丸在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改善液化情况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对提高血清睾酮 (T) 、黄体生成激素 (LH)水平也有一定的作用。五子衍宗丸,滥觞于唐代“五子守仙方”,并一直延续到两宋乃至明初。直到明朝中后期,从张时彻辑著的《摄生众妙方》开始,才正式定型为“五子衍宗丸”,并传承至今。是治疗男性不育的常用方剂,有种子第一方之说。主要成分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5味药组成,具有填精补髓、补益肾气的功能。本方皆为植物种仁,味厚质润,既能滋补阴血,又蕴含生生之气,性平偏温,擅于益气温阳。方中菟丝子温肾壮阳力强;枸杞填精补血见长;五味子五味皆备,而酸味最浓,补中寓涩,敛肺补肾;覆盆子甘酸微温,固精益肾;妙在车前一味,泻而通之,泻有形之邪浊,涩中兼通,补而不滞。药理研究表明,五子衍宗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性腺轴功能,增强睾丸生精的功能。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五子衍宗丸能明显增加模型动物精子密度,显著改善精子活力并可显著提高肾精亏虚证生精障碍大鼠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及生精功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起到清除氧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的作用。3、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非常复杂,西医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素的应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全国著名的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认为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致湿热、热毒症候,故认为邪热内蕴常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一个最严重的干扰因素,中药治疗补益脾肾是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大法。五子衍宗丸出自《摄生众方》,能“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故属平补平泻之剂。黄芪、云苓、甘草益气健脾,其中黄芪补气利水,具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刺激机体抗体生成,促进蛋白合成之功;石苇、益母草、苡仁、苍术、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以清利湿热,利水消肿。诸药配伍共达清利湿热,益气健脾,补肾之功。因药方配伍恰当,切中病机,故获满意疗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75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