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深夜的练功场,总有人打完一套拳后摇头叹气:“要是当初这一式再多练几个月,现在肯定不一样了。”
这话听着耳熟吗?像不像对着镜子调整架势的你?
谁没在某个收势的瞬间懊恼过呢?
后悔初学时不重视基本功,现在劲路总卡在肩窝。
后悔推手时总想着用蛮力,错过了听劲的最佳时机。
后悔站桩时心浮气躁,三年过去还是脚下无根……
可再怎么回想,刚才那一招也收不回来了。反而越纠结,呼吸越乱,整套拳都打得七零八落。
其实,练拳哪有那么多“早知道”?
真正能把功夫练上身的人,早悟透了这六个字——
拿得起,放得下。
1、拿得起:是功夫长进的根本
练拳人的“做不到”,往往不是天赋不够,而是“下的功夫配不上野心”。
你想打出松沉劲,却连半小时站桩都坚持不了,只能在套路里虚浮地比划。
你想推手时不丢不顶,却连最基本的掤劲都不愿苦练,一搭手就原形毕露。
你想练出太极拳的韵味,却总在细节上得过且过,慢慢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热爱。
功夫从不是看几遍视频就能会的,而是在一次次“较真”中磨出来的。
不是所有人天生就会松,只是有人肯在别人休息时多站一炷香,在别人嫌枯燥时反复盘一个单式,在别人放弃时默默把拳理嚼碎了咽下去。
那些能把拳练出味道的人,从来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他们“拿得起”。
拿得起枯燥的基本功,拿得起师父的严格要求,拿得起对传统的那份敬畏。
当你把“我练不会”换成“我再试试”,把“明天开始”换成“现在就练”,慢慢就会发现:曾经僵硬的关节自然松开了,曾经散乱的劲渐渐整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放得下:是懂劲入门的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练拳的阻碍不是身体条件,而是“放不下”的执念。
放不下用力的习惯,总想着要把对方推出去,反而把自己顶浮了。
放不下所谓的面子,明明没听懂劲也不肯放松重来,硬扛着导致错误定型。
放不下固有的思维,总用日常生活的力气去理解太极,最后练了十年还是门外汉。
其实,“放下”从不是偷懒,而是给进步留出空间。
承认现在功夫不够,但不因此焦躁;知道用力不对,但肯从头松起;在意别人的评价,但更相信身体的真实感受。
当你学会在推手中放下争胜之心,在站桩中放下杂念,在行拳中放下表演欲——
那些曾经求而不得的松沉劲,反而自然来了;那些琢磨多年的缠丝劲,反而从脚底涌出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拳理即心理
人生如练拳,都是一趟没有回头的旅程。
但不必把自己困在“当初该如何”的假设里。
“拿得起”的时候,不取巧、不敷衍,用实实在在的功夫把底子打牢。
“放得下”的时候,不执着、不强求,给身体留出空间,给劲路自然流淌的机会。
愿每个练拳的你:
既有拿起基本功的耐心,也有放下旧习惯的勇气。
在每一个起势收势间,真正听懂身体的语言,活出太极该有的从容。
现在就不妨体验——
放下手机,站起来,随便摆个架势。
不去想“标不标准”,只感觉脚底和地面接触的那片温热。
这份觉察,就是你与太极最美的连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6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