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牙痛、牙龈肿痛、蛀牙的中医逻辑牙痛,是足阳明胃经的病。手阳明大肠经的走向,起于手掌的第二只手指,上至颈部贯通颊部,然后进入下方牙齿。足阳明胃经的走向,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进入上方牙齿。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是阳经中的清轻之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是阳经中的浑浊之经。浑浊象征下降,清轻象征上升,手阳明大肠经上升,足阳明胃经下降,浊气就不会往上逆行形成堵塞,因此牙齿不会痛。手阳明大肠经以大肠作为主令,足阳明胃经通过胃化成大肠之气。胃气下降,是因为胃土性燥。太阴强盛而阳明虚弱,胃中就会有湿气化成,胃气往上逆行不能下降,同时阻碍了足少阳胆经的向下运行。牙床,由胃土主导,胃土不能下降,浊气壅滞形成堵塞,胆经气息逆冲,攻击牙床,因此牙床会肿痛。胆通过相火化气,相火失去了根基,上逆行走灼烧,因而生热。蛀牙,是因为木气郁结化成虫。胆气郁结在湿土之中,腐败蠹朽,因此化生蛀虫侵蚀牙齿。牙齿是骨骼的余气,由足少阴肾水所生成。水在下焦盛满然后在上焦生根,而牙齿,是肾水在火气未旺盛的地方刚刚萌芽的结果。五行的道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旦出现问题,水胜火负是常事。牙齿的位置,是以肾水的发源为根基。微弱的阴气刚刚凝结,就好比根茎尚未茁壮,一旦遇到逆行上升的相火,熏蒸灼烧强烈,又携同烧焦的矿石流金之力,就能战胜仅仅一杯水的力量,水的优势自然也被扭转。凭借少量的水,要经受大火的灼烧,不可以用胜负的常理来相提并论。黄芩石膏汤:黄芩三钱、石膏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升麻二钱、芍药三钱。煎半杯,热服,徐咽。治牙疼龈肿。柴胡桃仁汤:柴胡三钱、桃仁三钱、石膏三钱、骨碎补三钱。煎半杯,热服,徐咽。治蛀牙。资料来源:《四圣心源》注:此文系笔者按古籍翻译整理,文中治疗之法以及药方等皆源于古籍,仅供参考学习。若有需要,务必找专业中医师诊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3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