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个经典方专攻慢性湿疹,皮炎,皮肤瘙痒,止痒,祛风,活血一步到位
2025
09-19

一个经典方专攻慢性湿疹,皮炎,皮肤瘙痒,止痒,祛风,活血一步到位

门诊中,我见过太多被慢性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折磨的患者,其中一位42 岁的张女士让我印象很深。

她来就诊时,双小腿外侧的皮肤已经变得粗糙增厚,呈暗褐色,抓痕和血痂交错,有些地方还渗着少量黄水。她苦笑着说:“曾医生,这毛病跟着我快 3 年了,一到换季或吃点辛辣的就发作,晚上痒得根本睡不着,抓得腿上没块好皮,药膏换了七八种,当时管用,停了就犯,。

仔细问诊后我了解到,张女士除了皮肤瘙痒,平时还总觉得口干,大便偏干,情绪也容易烦躁,舌象是舌红苔薄黄,脉象偏弦。结合她的症状和体征,我以经典方剂消风散为基础进行加减,同时嘱咐她避免搔抓,忌食辛辣、海鲜等发物,尽量穿宽松的棉质衣物。

大概用药二周后,张女士复诊时说,晚上瘙痒的程度明显减轻了,之前一抓就停不下来,现在偶尔痒,忍一忍就能过去,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安稳觉了,渗液的地方也基本干爽了。

又坚持用药两周,她腿上的抓痕开始愈合,暗褐色的皮肤颜色变浅了些,粗糙感也有所缓解,口干、烦躁的情况也少了。

继续调理一个月后,她小腿的皮肤基本恢复了正常肤色,只是之前增厚严重的地方还略有些粗糙,”不过我也提醒她,后续还是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复发。

需要提醒大家中医治病讲究 “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消风散虽为经典方,但并非固定不变的 “万能方”,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材配伍,才能更好地贴合病情。

比如遇到皮肤渗液较多、舌苔白腻,明显属于 “湿邪偏重” 的患者,我会在消风散基础上加入茯苓、薏苡仁,这两味药能健脾祛湿,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湿气,减少皮肤渗液;

要是患者瘙痒剧烈,尤其夜间明显,影响睡眠,会酌情加用僵蚕、全蝎,它们祛风止痒的力道更强,能更好地缓解难忍的痒感;

若患者皮肤干燥脱屑严重,摸起来粗糙像砂纸,伴有口干咽燥,说明 “阴虚津亏” 明显,会在方中加玄参、麦冬,滋阴润燥,为肌肤补充津液,改善干燥状态;

还有些患者病程久,皮肤颜色暗沉发黑,甚至出现结节,这是 “瘀血阻滞” 较深的表现,会加入桃仁、红花,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帮助疏通经络,让肌肤能更好地得到气血濡养;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腹胀、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等 “脾虚” 症状,会加白术、党参,健脾益气,从根源上改善身体运化功能,减少湿邪生成。

另外除了药物调理,日常的调理也很关键,下面分享三个具体的调理建议:

第一个是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热水烫洗(防破坏皮肤屏障、加重干痒),洗澡后及时涂温和润肤霜保湿,尽量穿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这些细节能有效降低发作频率。

第二个是调整饮食结构:中医讲究 “病从口入”,辛辣、海鲜、牛羊肉、韭菜等发物易助热生湿,会诱发或加重瘙痒;生冷食物伤脾胃阳气、影响水湿代谢,也可能间接加重皮肤问题。日常可多吃冬瓜、丝瓜、梨、苹果等新鲜蔬果,帮助清热润燥、补充维生素,助力皮肤恢复。

第三个是保持情绪稳定:中医有 “怒伤肝”“思虑伤脾” 的说法,情绪波动大易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进而影响气血运行与水湿代谢,加重皮肤问题。可通过散步、听音乐、练太极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舒畅,对皮肤恢复有积极作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