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壮功”与“补亏正法”
上海零陵路670号周景行
气功是祖国的瑰宝。
尤其是道家功法,更是宝中之宝。道家气功流派很多,修练者都以盗窃天之灵气以修身养命,并都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积极精神,与天争衡与死亡斗争,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类比事例很多,报刊常有报导,这里不再多赘。我认为道家气功的优点,
在行功时用柔和的呼吸救助人体的衰残,这是年逾古稀的我通过自己的实践而获致的效益。
《中华气功》88年第5期胡海牙先生的«谈仙学与养生气功》中说:仙学的功法是金液大丹,对于已丧失生育能力的男(无精)女(经绝)年老者欲修金液大丹,需要用特别的方法先恢复其生殖能力,再进行修为”。
但这种恢复老年人生殖能力的功法,报刊上从未见过介绍。
我个人的体验:“复壮功”、“补亏正法”能恢复老年人生殖能力,且“复壮功”优于“补亏正法”,现将“复壮功”的练法,介绍如下。
“复壮功”不见载于笔墨,我年青时从师学功,我师为我口述,据他说这是张紫阳(北宋时代练功家)秘授的功法。
我师为我讲解八脉经(见张紫阳原作),就是人身的奇经八脉。
师云:“冲脉在脑后,任脉在脐前,督脉在脐后,带脉在腹,阴跻在囊下(即前阴与后阴之间的会阴穴),阳跻在尾闾,阴腧在顶前,阳腧在顶后。
人有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采阳阴气惟在阴跻为先。
阴跻一脉……有神主之,名日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尻脉周流,一身贯通,和气上朝,阳长阴消,……得之者身体康强,容颜返壮……”从这段经典文字中不难看出,八脉对人体康强,容颜返壮的作用很大。
我理解这“容颜返壮”四字的意义,就使老年人气血返回到年轻时代的健康水平。
练功的方法:
1、平坐或平卧都可以,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渐渐入静。轻闭双目,同时收回双目外露的神光,下照丹田,以轻微的自然腹呼吸,静静地守丹田十五分钟。待全身气血平和,再把目光下注会阴穴,这时不去管呼吸,只让双目神
下照会阴,略停片刻。
2.以轻微的腹式呼吸,从会阴把气送至尾闾,这时用吸气达尾闾后,再轻轻上吸,沿督脉经夹脊穴上达百会穴。
3、呼气,将气自百会穴沿任脉下达会阴穴。
4,吸气,把气从会阴穴吸到脐,把气分成左右两股,沿带脉分达背后命门穴,再自命门穴把气送到左右两肾后把气直吸上肩井穴。
5,呼气、把气从肩井穴送至两左右肘尖,经中指尖抵内劳宫穴。
6.吸气,把气从内劳宫穴送至胸前左右两乳下,再下降于左右两带脉,再把降于左右带脉的气向脐集合、下注于会阴穴。
7,吸气,把会阴之气吸至绛宫穴下一寸之处。
8、呼气、把气从绛宫穴下降至会阴把气分成左右两股,向两大腿分开,以两大腿外侧经足背、中距、抵涌泉穴。
9,吸气,把气从涌泉穴吸经腿内侧抵会阴,上达丹田。
10.呼气,把气穴之气降至会阴穴,静守片刻,呼吸任其自然,不去加以注意。片刻后,可按上述功法续练。
这是一遍复壮功的练法。每天可分早、中、晚三次修练,每次可行三遍,以后逐步增加至十二遍。注意,在行气时,必须用双目神光注视送气。
“复壮功”以会阴为中心,使气沿八脉上下左右运转,实际就是坐守会阴穴。近人胡耀贞先生在他著的《气功与保健功》一书中说,会阴穴是生精之窍,守会阴可促进老人的机体多生精液。
清柳华阳禅师在他著的《金仙证论》一书内说:“……精耗必死,保而炼之即生……”可见精是人的生命。四川社科院李远国著的《道家气功养生学》一书中说:“昔年刘海蟾学道于吕岩。
吕岩教刘海蟾说:’水中火起,妙在虚危’(会阴穴之别名),故刘海蟾长坐阴跻(也是会阴穴之别名),而转老返童矣”。
足见会阴穴有复壮人体作用。
本人实践的体会是:初练此功,毫无效应,一个月以后会阴跳动,两个月左右全身微热,很舒适。此时,萎缩了的外阳也有所改善。
本人练此功值一年半,精神旺盛,获益良多。
收功法:
微微用意把双目神光移到丹田后,不去注视丹田,也不管呼吸,十多分钟后,以意引气自左至右绕丹田三十六圈,再自右至左绕丹田二十圈,把气吸入丹田。片刻后,行擦脸、梳头、鸣天鼓,引气自头部降至足底涌泉穴即起
立,意守涌泉,原地踏步一百次,练功结束。
全部练功时间约一小时半,初学者可逐步行持,不需第一天即练足一小时半。
谈到“补亏正法”,从理论上说,与“复壮功”大同小异,练功实践是相异的,它是守夹脊,通膏盲、两肾后,再守会阴。
练此功易出偏,不合老年人习练,故不作详介。我个人认为,老年人气衰精枯,练“复壮功”较为恰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24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