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桩友问我:“师父,网上说早上站桩养阳气,晚上站桩养阴血,到底哪个更好?是不是一天里随便哪个时间都能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藏着站桩的“时间智慧”。作为练了三十年桩法的老拳师,我想先抛个结论:站桩的时间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当下的身体状态、生活习惯,以及想通过站桩解决什么问题。但若想把桩法练得通透,还得从“天时、人和”两个维度细聊。
一、先懂“时间”的底层逻辑:人体气血的“潮汐规律”
站桩的本质,是通过“形、气、意”的配合,让身体回归“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自然状态,进而调和气血、滋养脏腑。而人体的气血运行,本就遵循着“天人相应”的规律——早上阳气随日出升发,中午达到顶峰,傍晚渐收,夜间潜藏于内。这就像潮水有涨落,站桩的时间选择,本质上是顺应或辅助这种气血的自然节奏。
举个例子:早上7-9点是“辰时”,中医认为是胃经当令,此时人体经过一夜代谢,急需气血温养脾胃、激活生机;晚上7-9点是“戌时”,心包经当令,此时阳气渐收,适合让身心从“外张”转向“内守”。但要注意,这只是普遍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还要看体质、作息甚至情绪状态。
二、分时段拆解:不同时间的站桩侧重与注意事项
1. 早上站桩:适合“唤醒生机”,但需防“虚不受补”
早上站桩的好处很明显:经过一夜静卧,身体处于相对“清净”的状态,此时站桩能快速激活气血,像给机器“热启动”一样,让人整天精神饱满。尤其适合两类人:一是长期久坐、气血瘀滞的上班族,早上站桩15-20分钟,能明显感觉肩颈放松、手脚变暖;二是阳气偏虚的中老年人,借晨起阳气的升发之势,桩架可稍高(减轻腿部压力),配合“腹式呼吸”,能更好引气下行,改善手脚冰凉。
但早上站桩有两个“坑”:一是空腹不宜过久。若起床后立刻站桩(比如5-6点),胃里空空的,气血需要优先供应肠胃,反而容易头晕、乏力。建议起床后先喝杯温水,活动5分钟再站。二是情绪未稳时慎练。早上刚醒时,大脑可能还处于“混沌”状态,若带着焦虑、急躁站桩,意念容易“散”,效果打折扣。不妨先闭眼静坐1分钟,调整呼吸,再进入桩架。
2. 晚上站桩:适合“收功养神”,但别“练得太晚”
晚上站桩的核心是“收”——把白天外放的精力、耗散的气血慢慢收回到体内。对现代人来说,这尤其重要:白天久坐、看手机、压力大,晚上站桩能缓解肩颈僵硬、改善睡眠质量。我常跟学员说:“晚上站桩不是’加练’,而是’修复’。”
但晚上站桩有三个“讲究”:一是时间别太晚。建议睡前2小时完成(比如21点前),否则桩法带来的“气血活跃”可能影响入睡。若实在想练,可选择“轻桩”(降低重心、减少站桩时间),重点放在“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的放松感上。二是避免大汗淋漓。晚上阳气本就偏收,若站桩时过度用力、出汗过多,反而会耗伤阴液,导致第二天口干、乏力。三是情绪要“收”。白天的事尽量“翻篇”,站桩时专注身体的感觉(比如脚底的扎根感、脊柱的拉伸感),别想着工作、吵架,否则反而“越站越累”。
3. 午后到傍晚:适合“调和状态”,灵活调整
其实除了早晚,午后(13-15点)和傍晚(17-19点)也是不错的站桩时间。午后阳气稍弱,适合“温养”:若上午工作累了,站10分钟“靠墙桩”(后背贴墙,减轻膝盖压力),能快速缓解腰背酸;傍晚气血开始收敛,适合“沉劲”训练:站桩时多体会“脚踩地、头顶天”的拉伸感,帮身体从“忙碌模式”切换到“放松模式”。
三、站桩时间的“黄金法则”:听身体的,比听理论的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原则就一条:站桩的时间,要跟着你的身体状态走。比如:
- 若你早上总犯困、没胃口,别硬撑着早起站桩,改到早餐后1小时(7:30-8:30)更稳妥;
- 若你晚上失眠、心跳快,别练到太晚,试试“15分钟短桩+闭眼收功”,反而能帮你“收心”;
- 若你白天久坐腰痛,午休时花5分钟“坐桩”(坐在椅子上,脚踩地、脊柱拔直),也能临时缓解不适。
最后想问问各位桩友:你平时站桩更倾向哪个时间段?是早上被闹钟“拽”起来练,还是晚上哄完孩子后放松练?练习后是觉得“浑身通透”,还是偶尔会“累得不想说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站桩本就是“一人一法”,你的感受,才是最好的老师。
(注:特殊体质如高血压、低血糖患者,建议咨询专业教练调整时间与桩法细节。)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22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