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增雌合剂再说裴正学
2025
09-14

增雌合剂再说裴正学

增雌合剂再说 2019.7.22

党参10g,桂枝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吴茱萸6g,牡丹皮10g,葛根2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紫石英20g,紫河车20g,阳起石10g,蛇床子10g。

口诀:参桂阿冬吴,丹葛二二床。

此方为余之经验方,用治妇科月经量少、经闭、痛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均可见效。妇科诸病皆致雌激素减少,而雌激素减少又会加重妇科诸病。手术疗法虽解决了妇科之肿块难题,但却影响了内分泌水平,尤以雌二醇之减少为最为常见,也最重要。该激素之减少可致妇女精神萎靡、烦热汗出、颜面萎黄。手术者往往以手术成功而自居,殊不知月经早去、精神不振、睡眠障碍对人之折磨更甚,严重者自谓生不如死也。西医之雌孕激素制剂等仅有一时之效,余之增雌合剂则可用焉!

增雌合剂分大小 2019.7.25

大增雌合剂:党参10g,桂枝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吴茱萸6g,丹皮10g,葛根20g,蛇床子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紫石英20g,紫河车20g,阳起石10g。此方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

口诀:参桂阿冬吴,丹葛二二床。

小增雌合剂:党参10g,桂枝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吴茱萸6g。此方适用于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紊乱。

口诀:参桂阿冬吴。

冠心病之别方 2019.7.29

1.三七3g(冲服),丹参20g,红花3g,五加皮10g,泽兰10g,川芎10g。每日1剂,水煎服。

2.五加皮20g,水蛭10g(冲服),昆布10g,海藻10g,汉三七3g。每日1剂,水煎服。

3.桑枝30g,桂枝10g,鸡血藤20g,忍冬藤20g,益母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4.血竭3g,海风藤10g,延胡索10g,黄芪30g,丹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

5.三棱10g,莪术10g,枳壳10g,青、陈皮各6g,佛手10g,木香6g,檀香6g,沉香3g。每日1剂,水煎服。

6.丹参20g,檀香10g,砂仁10g,赤、白芍各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海螵蛸15g,蒲黄6g,五灵脂6g,细辛3g,马钱子1个(油炸)。每日1剂,水煎服。

胃肠动力药之应用 2019.8.7

胃肠道之蠕动乃胃肠消化功能的重要一面。在胃肠分泌、蠕动、消化、吸收四大功能中,人们往往注重胃、肠、胆、胰之分泌功能;注意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的消化功能;注意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胃肠道之蠕动和排空。其实正是这种蠕动和排空保障了胃肠消化吸收、排泄的正常运转。促进胃肠蠕动的西药有吗丁啉、胃复安;中药则有枳实、木香、牵牛子、大黄、槟榔五种促排上品。

余之经验:枳实、木香之作用在胃,大黄、牵牛子、槟榔之作用在肠。当然每味药对胃肠平滑肌蠕动均有促进作用,故时人随便用之亦有作用耳!

最近耳鸣流泪患者增多 2019.8.19

余行医60载,发现最近耳鸣、流泪患者的门诊量猛增,何也?电脑、手机之使用,大气之污染,转基因食品、粮食作物及蔬菜之污染等都是主要原因。上述因素致使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耳鸣、流泪皆属此患也!

1.耳鸣 常用方有当白桂、朱砂神龟、黄砂蔓车、益气聪明、石冬风菊、三才封髓、耳聋左慈丸、孔圣枕中等。

余最常用者为三才封髓、耳聋左慈丸、大山鹿射菟三方。此三方可共组一方如下。

天冬15g,生地黄12g,党参10g,杜仲15g,牛膝10g,龟甲15g,黄柏6g,朱砂2g,白芍20g,石菖蒲10g,金石斛10g,石莲子10g,磁石15g,肉苁蓉10g,山萸肉20g,鹿茸10g,麝香0.1g,菟丝子10g,附片6g,全蝎6g,羌活、独活各10g,远志6g,龙骨、牡蛎各15g,山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2g,泽泻10g,柴胡10g,葛根20g,五味子6g。共研细末,制成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8g,每日2次。

此方为水丸方,治疗耳鸣、耳聋甚效;亦可为汤剂服用。临床以此方为本,辨证活用之。

2.流泪 最常用之方药有物地白菊夏木蝉,荆荷石香泪始干;大石头黄巴天,玄参一味在后边;杞菊地黄汤。此三方组合如下方。

生地黄12g,当归10g,川芎6g,白芍15g,白蒺藜20g,菊花15g,夏枯草15g,木香3g,蝉蜕6g,荆芥穗10g,薄荷10g,香附6g,大腹皮10g,生石膏30g,磁石20g,川乌、草乌各10g(先煎1小时),黄芪30g,巴戟天10g,玄参10g,山萸肉20g,山药10g,牡丹皮6g,茯苓12g,泽泻10g,枸杞子10g。共研细末,制成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10g,每日2次。

此方为治疗流泪之佳方,临床屡用屡验。

治疗癌症宜缓宜补 2019.8.22

癌症之治疗,手术、化疗、放疗、介入、靶向等已成为过去,如今癌症越治越多,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较之百年前增长了数十倍。PD-1治疗黑色素瘤取得了肯定疗效,从而揭开了西医学采用“扶正固本”法治癌症的新篇章。中医认为“积之成者,正气之虚也,正气虚而后积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以扶正固本之法则治疗肿瘤已历数千年,历代医家均有以此法治愈肿瘤之验案,信手翻来,比比皆是。

余临床60余载,以扶正固本之兰州方治愈血液病者众,治疗其他癌症者亦有效验。正气之产生非一药一时,乃须持之以恒,坚持服药,欲速则不达也。人参须、太子参、北沙参、潞党参、山萸肉、生地黄之生气作用是通过人体之免疫系统,而非药物本身化气,故而中药治疗癌宜补宜缓。中药中之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重楼有一定抗癌作用,但终非常用之品。盖此等猛峻之品,常用则伤脾、耗气,对癌症的治疗反而不利。

余治疗肺癌辄用杏苏,治肝癌辄用强肝,胃癌辄用砂香等,平则缓,缓则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矣!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中医治疗 2019.8.2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日益增多。时下女性中老年人患甲状腺结节者明显增多,此结节系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慢性甲状腺炎。前者伴甲亢者70%,甲减者30%;后者伴甲减者70%,甲亢者30%。双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者,称桥本甲状腺炎。甲减在青年妇女中的发病较多,其特点为TSH增加、脱发、浮肿、疲乏无力、心悸、胸闷、气短,个别患者合并月经量少、颜面黑斑。

己亥年夏,余在医院门诊遇一少女,18岁,患甲减,服优甲乐,每日50μg,上述症状皆备。服用下方后,前述症状几乎全部消除,更奇效者,面部黑斑全消。其母大喜,千恩万谢,谓医之妙手回春也!

处方: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知母10g,黄柏6g,当归10g,党参10g,白术10g,黄芪30g,陈皮6g,柴胡10g,升麻3g,甘草6g,三棱10g,莪术10g,土鳖虫10g,蜂房6g,全蝎6g,蜈蚣1条,鳖甲15g。水煎服,每日1次。

《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的时代背景 2019.9.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建安是东汉献帝之纪元。公元196年为建安元年,时年张仲景(公元150—219年)46岁。犹未十稔,说明写序之时当在其46~56岁。书成之时,正值兵荒马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公元265年,司马炎篡曹,定西晋,又起八王之乱。《伤寒杂病论》散落民间,竹简失传。西晋太医王叔和在八十年后才发现并整理了此书简,其将散落之竹简收集,仅整理了外病部分,定名为《伤寒论》;还余大量竹简未能整理,将其置于一铁柜中存放。经过800多年,到北宋仁宗时(公元1023—1063年),翰林院大学士王洙在民间发现了锈迹斑斑的铁柜,后将此柜中竹简交于林亿等整理,即成《金匮要略》。

宋仁宗系北宋第四位皇帝,宋真宗之子,宋太宗之孙,为人宽厚仁慈,在位四十二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医药卫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金匮要略》能在此时问世也是社会进步之使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9.9.6

本病之治疗西药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均不能获得满意疗效。余用下列方药治疗此证,有一定疗效。

1.五虎汤 五虎丹丹草,白女生兰香。

2.参芪三黄汤 参芪三黄、白蒺藜、制乳香、制没药。

3.鹤大鸡小汤 鹤大鸡小黄山草,生母丹丹加连翘。

4.兰核三黑汤 兰核三黑二二保,茯神首乌仙鹤草。

5.白鸡鹤汤 双胶白鸡鹤,参芪三黄多。

6.土地兰花汤 土地兰花蒲犀茜。

7.玉黄汤 玉黄大地翘大板。

上述七方结合临床辨证,加减进退,疗效尚佳。本病常受感冒、月经、饮食、劳累之影响,易反复发作,故患者及医者均应有十足信心,才能使本病治愈。余治愈本病十多例,疗程均在数月以上。

两个有效方剂 2019.9.12

1.双上肢麻木方 芒硝3g,枳壳10g,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黄芪30g,桂枝10g,白芍30g,川乌、草乌各10g(先煎1小时),柴胡10g,当归10g,细辛3g,木通6g,吴茱萸6g,蜈蚣1条,生姜6g,大枣4枚。此方为茯苓指迷丸、四逆、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川乌、草乌、蜈蚣而成,治疗上肢麻木、胸中热、烦呕,疗效非常显著。

2.肾衰竭方 石韦10g,胡芦巴10g,贯众10g,木贼10g,木蝴蝶10g,鱼腥草20g,姜黄6g,大黄15~20g,巴戟天10g,山栀子10g,生地黄12g,当归10g,柴胡10g,淫羊藿10g,何首乌10g,桂枝10g,附片6g,黄芪20g,桑椹10g,马齿苋10g,水蛭10g(分次冲服),牡蛎20g(冲服)。每3日2剂,水煎服。

李某,男,患慢性肾炎,肾衰竭,尿素氮32mmol/L,肌酐900μmol/L,尿蛋白(+++),尿隐血(++)。服上药前,曾在兰大二院透析,每周3次。病情仅有一时性改善。服上药20剂后尿素氮、肌酐均降至正常,尿蛋白、隐血亦转为阴性。

膀胱麻痹尿失禁一例 2019.9.14

祁某,女,59岁。患尿失禁10年,尿遗裤中,不知不觉,下身骚臭难闻,人皆恶之。

处方:生地黄12g,山萸肉30g,山药10g,牡丹皮6g,茯苓12g,泽泻10g,桂枝10g,附片6g,桑螵蛸10g,覆盆子10g,益智10g,菟丝子10g,党参10g,黄芪30g,陈皮6g,柴胡10g,升麻3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药10剂,患者诸症大减。再服10剂,诸症全消。

此方乃桂附八味、补中益气、桑覆合剂之合方矣!

间质性膀胱炎一例 2019.9.16

李某,女,40岁。患者尿频、尿急、尿痛8年,百医无效,于兰大医院诊断为腺性膀胱炎,多方治疗未见好转。近来又发现尿潴留,肾输尿管积水,伴下腹持续性疼痛、腰痛。

处方:生薏苡仁20g,白豆蔻15g,砂仁15g,厚朴6g,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竹叶3g,连翘15g,木通6g,滑石10g,甘草梢6g,黄芩10g,柴胡10g,黄芪30g,麦冬10g,石莲子10g,党参10g,白术10g,车前子10g,白果10g,王不留行10g。每3日2剂,水煎服。

服上方18剂,大效,患者肾盂、输尿管积水皆消。

此方乃三仁、莲子清心饮之合方。

白血病治疗小记 2019.9.16

余在20世纪60年代曾治愈一例M5患者(见《陕西中医药杂志》1985.2),此例患者之治愈主要采用六味、四参、生脉等扶正固本药。1973年2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首届血液病会议上,余报告了此例治愈之个案。陈悦书教授专程接患者马某复查,并明确了此例患者之治愈,认定此例治疗之主方为“兰州方”。此后余在白血病的治疗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陆续研发了青蔻1、2、3、4号抗白胶囊,并投入临床。其与前述之“兰州方”联合应用于各型白血病,取得了明显疗效。青蔻系列胶囊之组成为青黛、蟾酥、砒霜、明雄,因剂量不同而分为4型。十多年来,余以前述之兰州方扶正,以青蔻胶囊祛邪,合为扶正祛邪之抗白大军,疗效明显。目前,严重DIC系此剂治疗之最大毒性反应,尚待进一步克服,而其疗效之科学统计急需后学总结。

肺心病之并发症 2019.9.18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硅肺等慢性肺部疾患均可导致肺部反复感染、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衰。感染可促使上述过程之加快;肺栓塞则可使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并伴急性胸痛、咳嗽、咯血;房颤、房扑亦可使上述症状加重,但较肺栓塞稍缓。另,肺静脉狭窄之患者容易产生房颤、房扑,亦容易产生肺动脉血栓。曾行射频消融术之患者易产生肺静脉狭窄。盖肺静脉狭窄可使肺淤血加重,易感染,易血栓,易房颤!故COPD患者通常情况下勿做射频消融;如果必须做则术后应注意监测病情之发展,主要是肺静脉狭窄、血栓、房颤、房扑、感染之存在或加重。

溶血性贫血治验 2019.9.21

李某,女,39岁。患溶血性贫血10年,总胆红素89μmol/L,间接胆红素86μmol/L,血红蛋白79g/L。

处方:艾叶10g,茵陈20g,槐花10g,益母草20g,火硝3g,黑矾3g,郁金6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20g,生地黄12g,桃仁10g,红花3g,柴胡10g,枳实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药20剂后,患者血红蛋白升至120g/L,总胆红素17μmol/L,间接胆红素6μmol/L,诸症皆轻。

前列腺癌方 2019.9.25

己亥年,王某,男,60岁。患前列腺癌,服下方10剂,见大效。

萆薢10g,猪苓10g,车前子10g,牛膝10g,土茯苓10g,甘草梢10g,仙鹤草15g,连翘15g,白茅根15g,石韦15g,萹蓄15g,瞿麦15g,生地黄12g,山萸肉10g,山药10g,牡丹皮6g,茯苓12g,泽泻10g,桂枝10g,附片6g,大将军10g,琥珀屑3g(分次冲服)。

EB病毒感染 2019.9.28

本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病相关。近年来发现感染本病毒可引起发热,类似外感起病。本病最先之症状为发热、咽痛、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紧接着出现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皮肤损伤和肾功能损坏,一般治疗无效。皮质激素可抑制症状,但对肝、肾之损害无益!

IgA肾病一方 2019.10.2

丹参30g,黄芪30g,当归10g,白芍20g,秦艽10g,板蓝根20g,金银花20g,连翘20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15g,五味子粉10g,生地黄12g,黄精20g,桃仁10g,红花3g,益母草15g,三棱10g,莪术10g,木香3g,木通6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6g,大腹皮10g,草豆蔻6g,草果10g,干姜6g,附片6g。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药15剂,肝功恢复正常,尿中之蛋白、隐血均消失。

浅谈病毒感染 2019.10.6

病毒之感染与细菌之感染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天敌。日本学者认为,《伤寒论》所述之太阳病表实证与表虚证乃人类早期所经受之病毒感染,其所用之麻、桂类方为人类早期之抗病毒方药。此后细菌之感染发展迅速,危害人类健康登峰造极。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揭开了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新纪元。此后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陆续出现,其抗菌效果具有绝对优势。中医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等相形见绌。然而在抗病毒治疗方面西医则相对滞后,古老的麻桂体系仍然在临床占有一席之地。

病毒之感染在近50年来愈演愈烈,先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之大肆传播;后又21世纪席卷全球之SARS病毒。流感病毒已知者有甲、乙、丙三型,未知者还有很多。时下已知HPV与宫颈癌相关,HSV与各类疱疹相关,HIV与艾滋病相关,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最近又发现EB病毒感染可引致高热、咽痛、颈淋巴结肿大,由此人们联想到病毒导致癌症,亦可导致自身免疫反应。余在临床上遇到的病毒感染的患者日多,采用中药治疗的疗效较之西药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明显。中药贯众、板蓝根、蒲公英、射干、大青叶、虎杖、蛇床子、生薏苡仁、白蒺藜、秦艽等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肾衰治疗又一方 2019.10.8

己亥中秋,一妇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并肾衰竭,百医无效,求余诊治。患者尿蛋白(+++),尿隐血(++),尿素氮16mmol/L,血肌酐523μmol/L。

处方:大黄20g(后下),苏梗10g,蝉蜕10g,益母草20g,滑石15g,木通6g,甘草梢6g,黄芪30g,黄精20g,白蒺藜20g,白茅根30g,三棱10g,莪术1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益母草15g,车前子15g,附片6g,丹参30g,水蛭10g(冲服),山茱萸10g,枸杞子10g,桑椹10g。每3日2剂,水煎服。

服上方10剂,患者诸症好转,尿蛋白(±),尿隐血(-),尿素氮11mmol/L,血肌酐215μmol/L。

一例脑动脉硬化导致右眼失明治验 2019.10.10

己亥中秋,患者,男,56岁。高血压、动脉硬化,右侧脑干见散在梗死灶,右眼失明,仅有微微光感。

处方:当归10g,白芍30g,川芎10g,独活10g,苍术6g,厚朴6g,陈皮6g,甘草6g,鸡血藤10g,鸡内金10g,丹参20g,附片6g,白术10g,茯苓12g,枸杞子10g,干姜6g,制乳香、制没药各6g,赤芍15g,红花6g,绛香10g,汉三七3g(冲服),水蛭10g(冲服),白蒺藜20g,菊花15g,石决明20g,木贼草10g。每3日2剂,水煎服。

此方乃四平鸡丹汤、冠心Ⅱ号、白菊明木三方之合方。四平乃治大动脉炎(无脉症)之主方,说明脑梗与大动脉炎通常联合存在。心肌梗死与大动脉炎有无合并?冠心病、肾动脉硬化之尿蛋白的治疗可否用冠心Ⅱ号与四平汤联合取效,当在临床验证之。

多发性骨髓瘤(MM)治验 2019.10.14

王某,男,42岁。患多发性骨髓瘤3年,全身疼痛,三系减少,感冒频频。

处方:人参须15g,太子参15g,潞党参15g,北沙参15g,生地黄12g,山萸肉30g,黑芝麻15g,黑大豆15g,桑椹15g,丹参30g,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g,马钱子1个(油炸),土鳖虫10g,水蛭10g(冲服),桂枝10g,八月札10g,石见穿10g,川乌、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药15剂,患者诸症消失,三系恢复正常。

两个好方剂 2019.10.16

方一:秦艽10g,羌活10g,独活10g,商陆2g,赤小豆30g,椒目10g,大腹皮20g,葫芦皮20g,车前子10g,槟榔10g,木通6g,泽泻10g,桂枝10g,白芍20g,茯苓12g,牡丹皮10g,桃仁10g,胡芦巴10g,淫羊藿10g,阳起石10g,补骨脂10g,小茴香10g,吴茱萸6g。每3日2剂,水煎服。

此方可治疗胃癌、肠癌、肝癌、卵巢癌、膀胱癌、宫颈癌等术后、术前,或化放疗后导致的腹水肠粘连。

方二:牛胫骨30g(去油),牛膝20g,生地黄12g,龟甲20g,知母20g,黄柏10g,当归10g,白芍20g,锁阳10g,杜仲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6g,丹参10g,乳香、没药各6g,桂枝10g,川乌、草乌各10g(先煎1小时),雷公藤10g(先煎1小时),辽细辛10g(先煎1小时),马钱子1个(油炸)。

此方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退行性关节炎。

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方药小结 2019.10.20

以下5方可作为血小板减少症的选方,临证根据舌脉加减进退。

方一: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5g,山栀子10g,牡丹皮10g,丹参10g,益母草15g,茜草10g,木通6g,白芍15g,女贞子10g,生地黄12g,泽兰10g,香附6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五虎丹丹草、白女生兰香。

方二:女贞子10g,墨旱莲10g,菟丝子10g,莲子心10g,生地黄12g,当归10g,土大黄10g,墓头回10g,花生衣10g,玉竹10g,黄精20g,大黄10g,连翘15g,丹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二菟心理三升板,玉黄大地翘大丹。

方三:白蒺藜30g,鸡血藤10g,仙鹤草15g,鹿角胶10g(烊化),龟甲胶10g(烊化),当归10g,川芎10g,生地黄12g,白芍15g,丹参15g,土大黄10g,人参须15g,太子参15g,北沙参15g,潞党参15g,山萸肉30g,花生衣10g,蒲黄6g,水牛角20g,牡丹皮6g,赤芍10g,茜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白鸡鹤胶四物丹,土地兰花蒲犀茜。

方四:仙鹤草15g,大黄10g,鸡血藤10g,赤小豆15g,黄柏6g,山栀子10g,紫草10g,茜草10g,通草10g,生地黄12g,益母草10g,丹参10g,牡丹皮10g,连翘10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鹤大鸡小黄山草,生母丹丹加连翘。

方五:鸡血藤10g,补骨脂10g,紫河车10g,虎杖10g,黄芪20g,花生衣10g,鹿角胶10g(烊化),党参10g,白术10g,大黄10g,黄连3g,黄芩10g,制乳香、制没药各6g,白蒺藜30g。每日1剂,水煎服。

口诀:参芪三黄升板优,鸡骨车虎黄花鹿。

由过敏性紫癜想起的 2019.10.23

西医谓本病曰“毛细血管中毒症”,与DIC雷同,可发生于表皮、肠黏膜、关节滑膜,导致腹痛、关节痛,亦谓亨诺·许兰综合征。中医先贤有“桃红四物丹,专门治紫癜”之方。余治本病历半世纪,活人无数。前以侧柏野地汤、三味消土汤、胡风合剂、三指蝉加减进退,有见效者,亦有不见效者。余思之,多年来治疗斯病之不足乃因冷落了活血化瘀法。桃红四物汤、桂枝茯苓丸、桃红四物丹专治紫癜,均可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剂也。故余拟方:①侧柏野地生四草,四物桃红丹最好。②桃红四物丹,胡风三指蝉。此二方可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肝硬化失代偿脾功能亢进一例 2019.10.28

尚某,男,40岁。患乙肝十余年。近两年脾大,腹水,黄疸,三系减少,颜面灰黑,消瘦,肝功能明显受损。白细胞1.0×109/L,红细胞2.6×1012/L、血小板70×109/L。脾厚57mm,门静脉直径15mm。

处方:柴胡10g,枳实10g,白芍20g,甘草6g,大黄6g,黄连10g,黄芩10g,丹参30g,木香6g,草豆蔻10g,鸡血藤10g,补骨脂10g,黄芪30g,苦参30g,当归10g,秦艽10g,板蓝根10g,茵陈10g,桃仁10g,红花3g,仙茅10g,淫羊藿10g,川芎6g,萆薢10g,茯苓10g,延胡索10g,川楝子20g,制乳香、制没药各6g,金钱草20g,虎杖10g,半枝莲10g。每3日2剂,水煎服。

上方服15日,患者诸症皆减,血常规已正常,肝、肾功能均恢复,脾厚减至50mm,门静脉直径13mm,颜面皮肤明显好转,精神亦好转。

从无脉症谈起 2019.10.31

通常的无脉症是指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病等,其表现以疼痛、麻木、局部功能障碍为主。西医治疗本病没有立即取效之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以及降脂药物烟酸类、贝特类、他汀类均有预防作用,而无治疗作用。最近始用之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药对此亦无明显治疗作用。中医对无脉症的治疗有下列方药:①柴胡四逆散。②当归四逆汤。③冠心Ⅱ号。④通脉灵(冠心Ⅱ号+郁金、制乳香、制没药)。⑤软脉灵:参芪四物首牛丹。⑥金龙山水酸,冠心Ⅱ号生脉散。⑦四平鸡丹真枸香,一样独活同煎尝。⑧八脉增,桃红四物加理中。⑨桃红四物四参冬,白豆蔻香附紫石英。⑩保真细花薏。⑪黄芪桂枝五物汤。

上十一方,结合临床辨证投放,大多见效。

谈谈心衰 2019.11.4

各类心脏病之中晚期均可导致心衰,此为常识也!肝硬化失代偿、血液病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IgA肾病、风湿热之感染、癌症之中晚期、代谢病(糖尿病、尿崩症)之中晚期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之心衰,此为医者经常忽视之处也!上述大病日久不愈,全身处于衰竭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心血管之功能均处于高度之紊乱状态,心脏之代偿功能不足则衰竭矣!此种衰竭往往不具备典型的肝大、腹水、下肢浮肿,或胸闷气短、咳血、咳嗽、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等左心或右心衰竭证候,而是表现为其中一两种。

余临床60余载,深知古人苓桂术甘汤、生脉散、真武汤、苓桂枣甘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皆为慢性心衰之绝佳方药,临床切勿遗忘。有时在方中酌加上述方药可有奇效,切记之!

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又一西药 2019.11.7

《中国医学论坛报》载文:血管升压素特利加压素有很好的利腹水作用,尤其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效。肝硬化晚期失代偿,腹水显著,通常利尿药及白蛋白无效,特别在肾功能损害,临床确诊“肝肾综合征”后腹水之治疗非常棘手。用特利加压素4~8mg则可见明显之利水效果。此文又谈及去甲肾上腺素1mg亦具此作用。

帕金森病说 2019.11.10

本病系神经中枢黑质病变,累及锥体外系统。神经介质多巴胺之缺如为其根本原因,临床常见于50岁左右之男性,女性亦可发生,近年亦有青少年发病者。震颤、强直、步态不稳为其最常见之临床表现,此可谓锥体外系之征象也!西医以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前者为多巴胺代替剂;后者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中医则以肝风内动论治,常用方有:①裴氏定风珠:三甲阿冬地,石菖蒲白五草。②四物钩虫细。③天灵四物艽杞全。④姜豨桂木红。

卵巢癌大量腹水案 2019.11.13

柏某,女,56岁。卵巢癌术后复发,腹膜转移,肝转移。刻下见腹痛,大量腹水,恶心,呕吐。

处方:桂枝12g,茯苓12g,白芍15g,牡丹皮10g,桃仁10g,胡芦巴10g,淫羊藿10g,补骨脂10g,阳起石10g,蛇床子10g,小茴香10g,吴茱萸5g,槟榔10g,苏梗10g,白术10g,泽泻10g,薏苡仁20g,大腹皮20g,冬瓜皮10g。每日1剂,水煎服。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