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惟大梁为然,远在贞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表发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俄而变结胸、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茵陈汤下之,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调治差误,变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辄以平生已试之效,着《内外伤辨惑论》一篇,推明前哲之余论,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或中,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僭易之罪,将何所逃乎?
历史上有个政治事件“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解围之后,出现“京都中不受病者,万无一二”的现象,甚至“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说明死亡率比较高。历史上来讲,有的医家从五运六气的角度上来讲认为是土疫。李东垣认为不可能都是因为感了外感风寒,而造成严重的死亡事件。他认为应该是“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大兵压境了,心里恐惧,饮食不能正常,就想今天的乌克兰百姓一样,过着什么日子!再加上“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最终导致大部分人“胃气亏乏久矣”。等解围了“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这个对应着前面的论说了,因为中气损伤,后因“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这说明条件具备了。又当时医生没有注意,按照外感来治疗,造成“调治失意,其死也无疑矣。”本来是因为内伤,中气不足了,饮食又太过,既造成脾胃损伤,又显出恶寒发热的现象,结果按照外感来解,死了好多人。不仅仅是 “大梁为然”。历史上“贞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其他的地方也出现了相似情况。李东垣亲自经历过,“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表发者,有以巴豆推之者,”用下法的,用巴豆推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那就属于乱治了。“俄而变结胸、发黄,”这就属于用下法,重伤中气,出现了结胸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菌陈汤下之”,大虚有实证了。所以出现了许多死症。根本原因是“盖除非伤寒,以调治差误,变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所以我们古语云,善养者不医。弄不好啊,本来还能活两天,结果吃错药,死的更快。李东垣因此“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辄以平生试之效”写了这本《内外伤辨惑论》。所以这篇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可惜我们现在同学也不去读,没有机缘能接触到。今天就把它提出来。希望“推明前哲之余论,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或中,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皆易之罪,将何所逃乎?”这是它的一个背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20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