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情况
李某慧,女,67岁,中等个子,中度向心性肥胖,性格急躁。
主诉:持续皮肤斑疹瘙痒四年余。
二,现病史
既往糖尿病病史18年,家族遗传性。口服两种降糖药,血糖控制在10-13mol/L之间,高血压病史7年,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
四年来胸腹,腰背四周,双侧上下肢内外侧满布斑疹瘙痒。夏季色红湿润如痤疮样,冬季干燥有屑如银屑病样,陈旧性暗紫色皮损斑,触之碍手。
两年前在某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起初外用药膏能缓解,近一年来十几种软膏外捈,病无起色,症无改善。其老公在我门诊治疗胃溃疡康复后,引诊。
2023-5-9
追诉:口干口苦,饮水不多,乏力,心烦,轻度失眠,出汗正常,怕热也怕冷,小便次频,大便稀溏,一天两次,胃口尚可。偶尔颜面,四肢晨起拘肿,压之无凹陷。42岁绝经。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年轻时有浴池工作六年经历。怕风,遇冷关节冷痛。
舌暗红,苔腻黄,欠润,双脉细缓。
三,中医诊断:消渴,痒症
四,中医证型:风寒湿邪郁结,气血不足,血瘀血热血燥证
五,中医治法:祛风除湿,兼清里热,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润肤止痒
六,中医组方:《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李可大师乌蛇荣皮汤加减
七,中医处方:
麻黄9g、连翘15g、杏仁9g、赤小豆60g、生桑白皮15g、生甘草9g,生地15g,玄参15g,当归9,桂枝9g,赤白芍各9g,川芎9g,丹皮15g,紫草9g,生白蒺藜12g,炙乌蛇9g,生姜5片,苍白术各15克
六剂,水煎服。日一剂,日分三次温服,观效。
嘱调饮食,避风寒,作息规律,勿劳累。
告知,素体气血不足,外邪郁结腠理,治疗需要标本兼治,有望皮损消失,血糖亦可以逐步稳定在正常范围。
2023-5-17
复诊诉,瘙痒感有所减轻,皮损斑疹不减反增,皮损渗液减少,颜色变淡,变小了一些。药后大便一日三次。出汗增多。小便次数反倒变少了。
此皮肤蕴结之风寒湿邪外排,内泄,无需担心。上方加茯苓30克,继续给五剂。
2023-5-23
复诊诉。大便次数仍然一日三四次。肚脐眼疼痛,但是小便次数不再频繁。瘙痒感再减轻,皮损斑疹无增多,变干燥了很多,颜色变化不大。效果不大。
告知,治病初期,必先排邪,舌苔湿润,口干口苦不太明显,无心烦,睡眠踏实了很多,乏力改善了一些。颜面,四肢无拘肿。
上方易生地9克,玄参9克,丹皮9克,赤小豆30克,麻黄6克,加炒薏苡仁30克,炒扁豆15克。
继给六剂,观效。
2023-5-30
复诊诉,大便稍稀溏,一日一次,通畅,小便尚可。皮损瘙痒感基本消失,唯汗出较多一些,皮损干燥结痂。少部分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斑。
今痒已平,乃外邪郁滞得除,易法,养血润燥,健脾祛湿。李可大师乌蛇荣皮汤原方变量加味。
处方:
土茯苓30g、生桑白皮15g、生甘草9g,生地9g,玄参12g,当归9,桂枝9g,赤白芍各9g,川芎9g,丹皮9g,紫草9g,生白蒺藜12g,炙乌蛇9g,生姜5片,白术15g,茯苓15g,桃仁6g,红花6g,制何首乌9g,生薏苡仁30g。
继给七剂,观效。
2023-6-9
复诊诉,这次药好,皮损斑疹明显变小,颜色明显变淡,不痒,近期测空腹血糖7.8mol/L,大便一日一次,稍微稀溏,气温逐渐升高,稍微觉得口干,上方加白茅根15克,竹茹9克
继给十剂,观效。
2023-6-23
复诊诉,今日精神不好,有些发困,口不干,饮水如常,皮损进一步好转80%。结痂部位逐渐脱落,留下色素斑。考虑病久阴血亏虚,气温升高,暑热来临,同服藿香正气液,参芪五味子颗粒。
继给十剂,观效。
2023-7-5
复诊诉,皮损斑疹消失脱落95%,仅剩下七零八散个别顽固高出皮肤,色暗。大便稍微稀溏,一日一次,精神良好,血糖近日空腹测6.3mol/L,大便稍稀,一日一次。睡眠尚可,未发颜面四肢拘肿。
告知剩余皮疹属于最早发出,日久气血瘀滞,软组织损伤,恢复较慢,可用纯中药如意金黄膏外用即可。
上方加丹参12克,三棱9克,活血逐瘀,继给10剂,以期病平。
2023-7-17
其夫询问,皮损基本消退完全,近日天热,想停药一段时间。告知此病渐愈,当乘胜追击。继给上方10剂,两日一剂,之后停药,到十月底气温骤降之时来诊调养一下气血功能即可。
2023-11-23
复诊诉,停药后,皮肤干净如常,偶尔会感觉瘙痒,很轻微,个别皮疹出现,用如意金黄膏涂抹两三天即消退。
近日皮肤干燥,渐觉瘙痒,无皮疹。处方祝谌予大师治疗糖尿病皮肤干燥瘙痒经验方丹芩四物汤,加白蒺藜,丹参,紫草继服三周,未发瘙痒,无皮疹出现。嘱调饮食,避风寒。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来诊观效。
2024-3-20
来诊诉,曹大夫你真神,近日温度渐高,皮肤感觉有微刺痒感,无皮疹。血糖近几月稳定在5.7–6.4mol/L之间。告知此春季,风热渐生,素体肝血不足,肝气当升不升,也无血气可升。遂处方丹芩四物汤加浮萍,白蒺藜,茵陈丹参,紫草,两周而症平。
随后其夫询问,夏季还会不会发?告知,可常煮菊花茵陈茶清泄一下肝热,以保肝之阴血,顺势而为即可,当发则发,发则观其逆乱之象,再叛其平即可,无需担忧。
其夫是货拉拉司机,常年路过门诊,2025年春节前因虚劳乏力来诊,复诉其妻,大半年来皮肤无异样,体重减轻20斤左右。空腹血糖时有反复,春节后仍想用中药调理一下体质。病告愈!
八、中医辩证分析 1. 病因病机:患者糖尿病18 年,久病耗伤气血,致使气血不足;又有高血压病史 7 年,气阴更伤。年轻时在浴池工作六年,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于肌腠,与体内的血热血瘀相搏结,发为痒症。且消渴日久,阴虚燥热内生,炼液为痰,阻滞气机,加重血瘀,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2. 四诊合参:舌暗红,苔腻黄,欠润,为血瘀、湿热之象;双脉细缓,提示气血不足。口干口苦、心烦失眠、怕热怕冷、小便次频、大便稀溏、颜面四肢晨起拘肿等症状,综合反映出患者内有郁热,外有风寒湿邪,气血阴阳失调 。
风寒湿邪郁结,气血不足,血瘀血热血燥证为本病例的核心证型。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血瘀血热为标,二者相互影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九、中医治疗用药思路 1. 初期以祛邪为主:《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文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之黄疸证。本病例中取其解表散邪、清热利湿之效,以祛除患者肌表郁滞的风湿热邪。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此方“麻黄汤得赤小豆、生梓白皮,虽发汗而不伤表;得连翘、甘草,虽利水而不亡阴”
当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解表散邪、清热利湿的功效,方中麻黄、杏仁解表宣肺,连翘、赤小豆、生桑白皮清热利湿,使郁于肌表的风湿热邪从表而解、从小便而出;
患者久病气血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肌肤,易生内风,引发瘙痒。正如《外科正宗》所言:“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致生白屑,瘙痒难堪。”治疗中运用李可大师乌蛇荣皮汤中大量养血活血药物,正是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通过滋养气血,平息内风,达到止痒目的 。遣生地、玄参、当归、川芎、赤白芍养血活血,炙乌蛇、生白蒺藜祛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活血,针对患者血瘀血热血燥之证。
两组方剂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兼清里热、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润肤止痒之功。
2. 复诊调整用药,兼顾脾胃:李东垣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通过配伍健脾渗湿药物,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使气血生化有源,既有助于药物吸收,又能增强机体抗邪能力。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调整用药。如大便次数增多,考虑祛湿药物作用较强,适当减少生地、玄参等滋腻之品用量,加入茯苓、炒薏苡仁、炒扁豆等健脾渗湿之药,既助于祛湿,又可防止药物损伤脾胃功能。
3. 后期复诊养血润燥,巩固疗效:当瘙痒基本消失,外邪渐除后,转以养血润燥、健脾祛湿为主,采用李可大师乌蛇荣皮汤原方变量加味,增强养血活血之功。后续复诊根据季节变化、患者体质及症状,灵活选用祝谌予大师丹芩四物汤等方剂加减,以调节气血,顺应四时,防止病情反复。 十、治疗总结皮肤病治疗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考虑消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以及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通过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局部病症的目的。也要因时制宜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顺应四时之气,增强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本号大愿力,医案中记载了各种不同的真实病症、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法,学习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同疾病的特点、治疗难点及应对方法,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即使是一些疑难病症或罕见病的医案,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拓宽视野。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需调配,请咨询专业医师!
祝安,诸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19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