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心阳绝则生命危”,附:养心阳的辅助方法!
2025
09-10

“心阳绝则生命危”,附:养心阳的辅助方法!

作者:南悳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失去了太阳,就会凋零,失去生机。同理,我们人体如果失去了阳气,健康也便难以为继,生命也将走向终点。

因此,在民间当有人离世时,老人们便会说:“ 这人的阳寿已尽。” 意思便是他体内的阳气耗尽,生命也随之终结。

由此可见,阳气与人的寿命紧密相连,是人的生命之源,因此阳气也被喻为人的生命之气。

说到养阳气,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养肾阳、脾阳,而忽略心阳,其实心阳同样重要,甚至还在它们之上!甚至可以说身体好不好,“心阳” 说了算!

为啥如此重要?

因为心阳乃阳中之至阳,是心脏一切生理活动(搏动、泵血、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和动力基础。

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大主是啥意思?就是其它所有的脏腑功能,都是在心的控制下完成的。

心阳还能 “ 镇定百官 ”,让人体的百官从容应对外界对机体的各种不良刺激,当心阳不足时,心便不能统摄百官,从而导致各种疾患蜂拥而起!你说身体好不好,是不是有“心阳” 说了算呢?

关于心阳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医学家唐容川总结的特的好,他说:“ 心者火脏,烛照万物。” 心阳之温养,由里到外,小到细胞分子,大到器官组织,无不普照在心阳之下。

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下面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再做以介绍:

1、心阳在,心脏鼓动气血的能力就在,心阳不在,心脏也就到了生命的末期。

心脏的跳动是所有动物生命最基本的条件,心脏为何能够跳动?根据中医的观点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是源自心阳的驱动。

2、心主血脉,只有心阳充足,心脏才能有力地搏动,将血液顺畅地输送到全身各处。

3、心阳承担着温煦脏腑组织的重任,我们的五脏六腑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正常运转,而心阳就能为它们提供了温暖的环境。

从中医五行理论来看,心属火,火性温热,心阳通过其温热之性,温暖着肺脏,助其正常呼吸;温暖着脾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温暖着肝脏,维持其疏泄功能;温暖着肾脏,助力肾的藏精与气化…….

4、心主神志,人的精神、思维、意识形态全靠心阳的推动。心阳充沛,人的精神就饱满,思维敏捷,能够清晰地感知世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相反,若心阳虚弱,人就容易出现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可能有人说,身体好不好,是脾说了算?

但你知道吗 ?一百次补脾,不如一次补心阳!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就是说脾胃的里“原材料”,需心阳的“火”才能炼化成血。

脾胃虽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实则更像一个加工容器,我们摄入的食物经脾胃初步消化后,仍需心阳的气化作用,才能将营养物质有效转化为气血。

从五行理论来看,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心阳如温火,可暖煦脾土,增强其运化功能。

若心阳虚弱,脾胃如同冷灶,难以腐熟水谷,就算进食再多滋补之物,也难以转化为有效气血。

心阳不足的常见表现:

1、心慌气短、动一动就累

爬两层楼就喘气,稍忙就心跳加快、胸口发闷、气短喘息,这就是心阳不足无法推动血液循环的典型表现。

2、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畏寒肢冷、白天不自主自汗

面色苍白无华、缺乏血色、严重时嘴唇、指甲还会泛青;畏寒肢冷,尤其手脚冰凉、后背发冷,冬季症状加重;白天不自主自汗,稍动即大汗淋漓。

3、消化不良,腹泻或水肿

心阳不足会 “连累” 小肠:蠕动变慢导致腹胀、食物不消化,温煦不够引发腹痛、腹泻;水液代谢失衡,还会出现下肢浮肿,尤其傍晚明显。

4、夜尿频繁,尿量异常

中医讲 “心肾相交”,心阳不足无法温煦肾阳,会导致腰膝酸软、白天尿多、夜里频繁起夜、性功能下降等。

5、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

心主神志,心阳弱的人常莫名疲惫、懒言少语、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心态偏于消极、容易抑郁、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整天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等。

6、免疫力暴跌、整体机能下降

心阳是人体 “防御盾” 的核心,不足时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怕冷,伤口愈合慢,连冬天穿再多也难抵寒意。

心阳不足的潜在危害

心阳不足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怕冷、气短,但长期忽视会导致气血瘀滞,引发血管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问题;影响脾胃运化,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削弱肾脏功能,导致水肿、夜尿频多。

更严重者,心阳衰微可能引发心衰,出现面唇青紫、四肢厥逆等危急证候,正如中医所言“心阳绝则生命危”。

怎么来补养心阳呢 ?

1、只要夹一夹小手指就可让心阳旺起来,因为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有一个穴位叫少冲穴!

心经属火,少冲穴是心经的木穴,五行中木生火,刺激少冲穴,可使心经的这个木穴燃烧起来,即可补足心阳。

使用夹子夹少冲穴时,记住以下要点:

1、先用手指按按少冲穴的周围,找到最痛的那个点

2、夹子就对准这个'痛点'夹住

3、夹多久?看手指颜色!等手指变得红彤彤像小胡萝卜时就松开

4、休息会儿觉得可以了,就再来一轮

5、顺序很重要:先夹左手,再换右手

6、每个人感觉不一样,别硬撑!觉得太疼就少夹会儿,舒服的话可以多夹几分钟。就像吃火锅,有人喜欢涮3秒,有人要涮10秒,自己觉得合适最重要!

另外,当中风猝然昏厥,心脏病,心绞疼、心梗突然发作时,也可掐按刺激少冲穴辅助解救。

除了少冲穴,像至阳穴、灵台穴、神门穴、膻中穴、内关穴、关元穴等穴位也可补心阳。

大家可根据当下的场景去选取不同的穴位,比如,在白天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刺激内关穴,神门穴,对于这2个穴位的刺激除了采用常规的按揉外,也可用夹子去夹。

2、在午休或晚上睡觉前,我们可以使用膻中穴、关元穴,前者可用指灸导引法,后者可用押手导引术、手场或手掌贴放术。

中午小憩30分钟左右对于补益心阳是特有帮助的!在睡午觉时去押手、手场手掌贴放关元穴,可一举两得,既午休了,又补了心阳!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