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苓桂术甘汤【67】
2025
09-09

苓桂术甘汤【67】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胸肋部胀满),气上冲胸(心慌、气短),起则头眩(站不稳),脉沉紧(寒水多),发汗则动经(发作剧烈),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60g,桂枝15g,白术30g,炙甘草10g。

       茯苓60g,桂枝25g,白术30g,炙甘草15g——是王老师习惯用量。作用明显,起效快。

       1200ml→600ml/3次温服。

       【若兰】伤寒无论上吐或下泻后,都会导致胃肠道虚掉,胃水气向上冲胸,只要起来就眩晕,脉沉紧,老是来来回回的晃,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心脏不舒服(桂枝与炙甘草的量由心率快慢来决定,若心率快,炙甘草量2:1桂枝;若心率过缓则用炙甘草1:2桂枝)

       病例1: 美尼尔综合征,脑瘤,骑不了自行车,开始用五苓散,症状减轻,后来用苓桂术甘汤后,确实不再头晕了,可能脑瘤还在。

       病例2: 王老师家亲属,小女孩,脑瘤,头痛,胀,苓桂术甘汤+川芎30+泽泻30,脑瘤压迫脑神经,造成晕痛胀,瘤也是细胞构成,但凡细胞都需要水,只要把脏水给泄掉,瘤没有营养供应了。苓桂术甘汤可以泄掉脑中水。

       苓桂术甘汤适应症:

       1、苓桂术甘汤针对脑组织中出现的异常增生即是脑瘤。

       2、美尼尔氏综合征,耳石症,眩晕,晕车晕机晕船:一是喝水太多,二是喝完水后躺着了,喝水后不能躺下,胃底部很热,可以化水。但躺下,胃里很容易停水,胃里停水很容易渗透到横膈膜,各种头晕证出现了。

       晕车、晕船:茯苓60g,桂枝15g,白术30g,炙甘草10g +泽泻30g

       耳石证、美尼尔氏综合证:茯苓60g,桂枝15g,白术30g,炙甘草10g +泽泻30g。

       病例:老太太,苓桂术甘汤治疗耳石症,高血压也降下来了。

       3、高血压引发眩晕,一般会加川芎、泽泻,在这基础上有时会加一点牛膝、益母草、茜草,有时会用点红花。高血压一定用生白术,不能用炒白术,一定重用达到50克以上,生用里面有效成分没有被破坏掉,成分中有一种挥发油,重用到一定程度时,止眩晕力量很强。治疗眩晕,白术都生用。炒后挥发油挥发了,力量就小了,就起不到降血压作用了。

       茯苓60g,桂枝15g,白术50g,炙甘草10g +川芎30g,泽泻30g+牛膝、益母草、茜草+红花。

       高血压另一方剂: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振眩汤:苓桂术甘汤+龙骨15g、牡蛎30g,苓桂术甘汤+龙骨、牡蛎+四物汤各10克,针对心脑血管问题。

       针对低血压的晕眩也好使。只用纯苓桂术甘汤,低血压的眩晕白术不需要重用50克以上,30克就可以了。

       4、脑血栓后遗症:只要是起则头眩,就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泽泻+川芎。

       5、青光眼、夜盲症: 苓桂术甘汤+半夏,针对眼压高,眉棱骨胀痛。

       茯苓60g,桂枝15g,白术30g,炙甘草10g +半夏30g。

       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眼睛胀,眼压增高,眼袋增大:苓桂术甘汤+半夏30g、川芎30g、细辛10g、黄连5g,车前子15g。

       青光眼,飞蚊症:苓桂术甘汤+半夏20-30g、车前子10-15g、细辛10g、川芎30g.青光眼就是眼压增高。

       6、小儿麻痹症。茯苓60g,桂枝15g,白术30g,炙甘草10g。

       7、心包积液:迷走神经官能症,心脏官能症,只要眩晕,小便好,就不是五苓散证,犯困是真武汤证,恶心吴茱萸汤证,不恶心是苓桂术甘汤证(占70%)

       8、椎基底供血不足出现的头晕,颈椎压迫,苓桂术甘汤+葛根40g。椎管狭窄不通,有骨质增生,必要时可加化铁丸(威灵仙15-30g,褚实子30g)。有的头部特别怕风吹,桂枝汤+葛根合并苓桂术甘汤。

       腰椎管狭窄:腰四味(金毛枸脊30g,杜仲15g,牛大力15g,黑老虎15g)+化铁丸(威灵仙15-30g,褚实子30g)

       9、神经官能症,心源性高血压,急性心衰——苓桂术甘汤+川芎30g(活血)+泽泻30g(利水)。

       10、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瓣膜病(会加枳实15-25,苦参,黄连,丹皮,冬瓜子)。

       苓桂术甘汤+枳实15-25g+苦参30g(黄连5g)-消炎,或丹皮15g,冬瓜子30g.

       11、胃下垂,胃神经官能证——吐。水到了中焦,水多了,胃就开始下垂了,胃神经官能证会呕吐,苓桂术甘汤先把水给去掉。

       12、水气上冲导致心悸,呼吸困难,慢性水肿,尤其是脸肿,面色暗黑,有水斑,苓桂术甘汤,第二天脸色就均匀了。

       脸肿,面色暗黑有水斑:苓桂术甘汤+地骨皮(枸杞根)15g、半夏30g。

       13、痰多脉滑,苓桂术甘汤+二陈汤使用。经常有应酬,脉滑,实脉。    

        二陈汤:陈皮10g、半夏15g、茯苓30g、生姜15g、生甘草10g。

       14、走路老撞墙,苓桂术甘汤吃完就好。

       头皮屑多,身体津液不足: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苓桂术甘汤适应于各种头晕,和真武汤如何区分?

       真武汤是苓芍姜术附,是针对于重症美尼尔综合征。

       区别:苓桂术甘汤主要针对心脏;真武汤主要已沉陷到阴经,老想睡觉,但欲眛,少阴病。苓桂术甘汤也是晕,但不犯困。鉴别要点看是否但欲眛。

经方广用——苓桂剂

       什么情况下使用苓桂剂(水证)?

       人身上有湿气,内有饮,外有表证时,在发汗解表时,一定加上祛湿的药,否则就等着用苓桂剂了。苓桂剂水证治好很容易,大概率会复发,因为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没有改。

       产生苓桂证的原因?

       1、喝水多:苓桂剂应用时候很多,人因为平时喝水太多。饭不要吃太饱,水不要喝太多。

       2、吃饭喝水后躺下:吃饭喝水后30-40分钟后,不要躺下,最好走一走,人体的胃类似一个水壶,底下热度高,躺下后癖饮,就是会有水囊积攒在里边,就会容易晕车,伴随气上冲的话,水饮也气上犯,脸上会出现水饮,面色发黑,苓桂术甘汤证出现。

       如何预防出现苓桂剂证?

       1、去旅游前半个月吃五苓散,不会出现气上冲,水饮上犯,晕车、晕船、晕机。事后大概率会复发,因为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没有改。

       2、感冒治表证同时祛湿,可控制感冒并发症:突然感冒,不知道有没有湿气,用到发汗剂,加点去水的药,比如麻黄汤+白术,就是麻黄加术汤,不用加太多。桂枝汤+白术、茯苓,治表同时去湿,是比较稳妥的,避免两线作战。

       有外感时,只发汗不去湿,水饮顶上来了,会造成头晕,上吐下泻,五苓散证。如果开始出现脐下悸动,苓桂枣甘汤证。如果出现剧烈眩晕咳嗽,苓桂术甘汤或苓桂味甘汤证出现了。变证丛生,不知道它打哪,所以从一开始就去表时就把湿气去掉,医学称之为并发症,感冒引发心慌心悸(气上冲心)急性肺功能紊乱,弥漫性的肺炎,原因都在于里饮上犯,往上顶。

       辨证要点:

       1、起则头眩,躺着轻,起来重,耳石症就这种症状。

       2、胸胁胀满,胸闷,心慌,气短。治疗高血压常用,高血压伴随心脏病,所谓心源性高血压,抖,脉结带,有晕眩,苓桂术甘汤证。脉沉紧,不是表脉,按到中间开始有触感,越往下越沉紧,代表有寒水,沉是有水,紧是水很多,开始上犯。气上冲,所有症状发作激烈。四员战将,能抵千军万马!脉沉紧,跳跳停停,既血压不稳,又犯恶心,胸闷厉害,心跳紊乱,随时心衰,中医用苓桂术甘汤快速解决。

       加减化裁:

       常用苓桂术甘汤+川芎30g+泽泻30g,用泽泻泄掉水份,川芎活血化瘀,不会形成突发性脑水肿,头晕,气上冲,颅内压升高,急性突发性高血压常用方剂。

       脉结带心动悸另一方炙甘草汤,有便秘,没有头晕目眩。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