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膏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老字号炳济堂生产的骨康贴。
说起骨康贴,就必须得介绍一下炳济堂,这是一家专注做140年的膏药铺,已经传承了五代人。所谓术业有专攻,人家百年经营膏药秉承的就是专注。
很多人提到中药第一时间的是汤剂,也就是用中药水煮后服用。实际上传统的中药剂型有五种,丸、散、膏、丹、汤。膏剂是外用药里常用的剂型,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狗皮膏药。
中医自古有言:“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黄帝内经》更是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经络就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气血便是在其中运行的车辆。若道路畅通,物资输送顺利,城市自然运转良好;若某处道路堵塞(气血瘀滞),相应区域便会物资短缺(失养),垃圾堆积(代谢产物积聚),最终引发问题——疼痛、肿胀、活动不便便接踵而至。
炳济堂骨康贴的组方思路,正是围绕“通”字做文章。
骨康贴:红花、冰片、伸筋草、透骨草、延胡索、乳香、没药、蜈蚣、全蝎等
红花乃血中圣手,堪称此方主帅。《本草纲目》称其“活血润燥,止痛散肿”,犹如武林盟主振臂一呼,率领群雄疏通经络。其性温味辛,能破瘀生新,专治各种跌打损伤、瘀滞作痛。
冰片则是轻功高手,麝香科植物提炼的结晶,《纲目》谓其“通诸窍,散郁火”。其性走窜,能携众药直抵病所,犹如精通凌波微步的使者,穿透皮肤屏障,引药入经。夏日贴敷时那缕清凉,正是这位“信使”破关夺隘的讯号。
伸筋草如其名,专治筋脉拘急。《生草药性备要》载其“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宛如擅长分筋错骨手的侠客,能松解粘连、舒展挛急。而透骨草更显神奇,《本草纲目》说它“透骨通络,除风祛湿”,好似练就透骨打穴功的高人,能深入骨缝驱逐风寒湿邪。二草相伴,刚柔并济,专克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延胡索乃止痛妙品,《雷公炮炙论》赞其“行气活血,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元代名医王好古更称其“活络通经,镇痛第一”,好比江湖中点穴止痛的大家。
乳香没药常相伴出现,原为西域进口香料,自古便是伤科要药。《本草纲目》记载乳香“活血定痛”,没药“散血化瘀”。二药树脂特质如同天然胶粘剂,既能活血止痛,又能助药性粘着持久,恰似一对默契的孪生侠客,联袂出击则痛楚立消。
蜈蚣全蝎虽令人畏惧,实为通络猛将。《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蜈蚣“性走窜,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全蝎则“穿筋透骨,逐湿除风”。此二味如江湖中的奇门高手,善治顽固痹痛、陈年旧伤。其虫类搜剔之性,能深入寻常草药难达之骨隙关节,荡涤沉疴。
此膏贴之妙,更在于暗合经络学说。人体十二经脉如江河纵横,气血不通则痛痛丛生。膏贴敷于患处,恰似在河道淤塞处清淤疏通。冰片为引,率众药由皮部→络脉→经脉→脏腑层层深入,实现“外治内效”。现代研究证实,透皮给药能避开胃肠分解和肝脏首过效应,局部药物浓度更高,正应了清代名医徐大椿“汤药不足尽病”之论。
古人云“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炳济堂骨康贴组方深合中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法度。现代人久坐空调房,贪凉饮冷,最易寒湿侵体。此膏贴犹如给关节请了位全天候的“老中医”,持续温通养护。
更重要的是,炳济堂骨康贴以古方、古法为传承,不添加辣椒素、薄荷粉、热熔胶。贴上以后不凉、不烫、不伤皮肤,药性温和、无刺激。
骨康贴的适用范围很广,无论是颈肩酸痛、腰腿麻木,还是关节胀痛,都可以贴敷,真正做到了“哪痛贴哪”的效果。更贴心的是,骨康贴还设置了两种产品,无纺布款更适合肩颈腰部,皮肤比较平整的部位。防水款更适合膝盖、脚踝、手腕等活动较多的关节处。无论是老人、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83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