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地筋与人体的胆经相对应,主要分布在胸胁部位。从中医角度来看,晚上揉地筋不利于人体的生物节律、情绪调节和消化功能的平衡,因此晚上不能揉地筋。
根据中医的观点,地筋属于阳经,在人体阳气最盛的白天,地筋的活动也相对较为旺盛。因此,白天按摩地筋可以刺激经络活血、疏通气血运行,起到调节情绪、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的作用。
由于地筋运行的时间规律与胆经的活动规律息息相关,晚上揉地筋就相当于刺激胆经,可能对人体的生物钟和生理节律产生一定的干扰。
此外,胆经还与情绪调节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胆经与胆识相通,胆气旺盛时人的情绪会比较积极乐观,而晚上的黄昏时段正是胆经运行的低谷期,此时揉地筋可能会引起胆气亢盛,进而导致情绪波动、易怒、失眠等问题。
另外,晚上揉地筋还可能对人体的消化功能产生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地筋与胆汁的分泌过程有一定的关联,而夜晚是人体消化系统休息的最佳时期。揉地筋会刺激胆经,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进而干扰人体的消化过程。
因此,建议在白天按摩地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筋的运行时间,帮助调节气血、缓解疲劳、改善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3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