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内积聚过量的气体,导致腹部出现胀痛的感觉或腹部饱胀感、压迫感,出现腹部膨隆,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胃肠道不舒服的表现。
但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加、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因为可能是出现了肝硬化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
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腹水出现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所以,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早期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进行有效的干预。
下面就介绍一个肝硬化的病人,该患者由于腹水的原因,出现了严重的腹胀,该患者在中医治疗一月余后,腹胀就完全消失了,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
患者:男性,40岁,广西人
主诉:腹胀、气喘3周
病史:患者患有肝硬化,并出现了腹水,近3周来出现腹胀,气喘,遇劳加重,上午精神还好些,下午则感到很累,只想躺着,精神状态较差。睡眠困难,经常彻夜不眠,已经有3~4年了。
症见:右胁部叩击痛,腰酸,时有口苦,时有偏头痛(少阳经)。脾气急躁,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大便少,时稀时干,有时想上厕所而到了厕所又没有。皮肤干燥,小便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中根部苔淡黄腻,舌下脉络瘀阻。脉滑数有力,右脉小洪。
病案分析
读完病案可知,西医诊断为肝硬化,中医诊断为臌胀。
气喘:气喘的出现可能与腹水压迫膈肌,影响呼吸功能有关。患者由于长期疾病消耗,可能导致气虚,而气虚又进一步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形成气滞,表现为气喘。遇劳加重:这是气虚的典型表现,因为劳累会进一步消耗正气。精神状态差、睡眠困难:患者长期的疾病消耗,导致心神失养有关。右胁部叩击痛、口苦:这是肝胆经络不畅的表现。右胁部是肝胆经的循行部位,肝经气滞就会导致右胁部叩击痛,口苦则是肝胆火旺的常见症状。偏头痛:少阳经主要循行于头部两侧,少阳胆经枢机不利就会导致偏头痛。脾气急躁:肝火旺盛会影响情绪,导致脾气急躁。大便时稀时干:这明显是肝郁脾虚所致。肝郁,克伤脾土,脾气随之虚弱,运化失常,于是大便稀薄。可是,肝郁脾虚的状态,又不是稳定、一成不变的。在肝气相对条达,脾土不受肝木所乘的情况下,患者的运化如常,所以大便还会正常一些,偏干。所以,患者的表现就是时干时稀。大便少,有时想上厕所而到了厕所又没有:气虚,肠道推动力不足会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得大便变得干燥、硬结,难以排出,有便意但到了厕所又没有。小便黄:小便黄通常是体内有热的表现,可能与肝火或湿热有关。皮肤干燥:由于有肝硬化腹水,体内腹水多了,身体正常能够布散的精液就少了,脾虚,津液无法输布到肌肤,从而导致皮肤干燥。腰酸:腰为肾之府,腰酸明显是肾虚的表现。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中根部苔淡黄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是脾虚湿盛的表现;中根部苔淡黄腻则是湿热内蕴的征象。舌下脉络瘀阻:这反映了体内血液循环不畅,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脉滑数有力、右脉小洪:脉滑数有力是体内有热或痰湿的征象;右脉小洪与肝胆火旺有关。腹胀:由于患者患有肝硬化和腹水,脾虚生湿,水湿无法正常代谢排出,积聚在腹腔内,形成腹水,导致腹胀。
综上所述:
证型: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湿郁化热。
治则: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祛痰化瘀。
拟方:小柴胡汤、温胆汤、乙肝秘方(自创)加减化裁。
具体治疗过程
具体方药如下:
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小柴胡汤加减)、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温胆汤加减)、茯神15克、远志12克、合欢皮15克、首乌藤15克、石菖蒲6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怀牛膝15克、杜仲15克、菟丝子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茵陈10克、胆南星10克、藿香1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灵芝30克、五味子10克、生龙骨30克。7付。注:绿色部分为小柴胡汤加减;划线部分为温胆汤加减;绿色部分为乙肝秘方加减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制丸药三个月,配合水药一起服用。二诊:服药两包后,患者感觉挺好,人还是挺精神的,不会难受。服药三天后患者反馈,人的精神和肚子的那种难受不舒服已经好很多了,也不明显的胀了,尿量也多了些,也退黄了很多。服药五天:睡觉比之前好很多,吃完7天汤剂明显感觉睡眠好转,腹胀消失,全身都很轻松。尿液还是黄,脸色不太好。加鸡骨草10克、田基黄10克清热解毒。7付。三诊:这周整体还是挺好的,人不会容易疲倦。脸色感觉也好很多了,全身筋骨也挺轻松。睡眠不是太好,尿液还是有点黄。加栀子10克清热;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行气利水。7付。四诊:一切好转,手上的红瘀消散,脾胃稍怕冷,加干姜6克温阳健脾。7付。五诊:患者瘦了十多斤,之前75到77公斤,现在68公斤,腹胀完全消失,自我感觉好了,就是睡眠质量略差。上方不变再吃七付。六诊:患者反馈这周整体挺好,睡眠这些天感觉挺能睡的,感觉一切都很正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经方和自创治疗肝病秘方(具体见本人《医门推敲》第一部)相结合化裁治疗肝病,仅治疗了一个多月,就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方药分析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为少阳经之专药,既透泄少阳半表之邪外散,又疏泄少阳气机之郁滞。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两药相配,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清,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半夏降逆止呕;党参(代人参)益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温胆汤方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胆气清肃,烦呕得止;枳实破气消痰,与半夏相配,气顺痰消,气滞得畅,胆胃得和;陈皮燥湿化痰,助半夏祛痰,健脾加强枳实行气之力;茯芩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且有宁心安神之功;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乙肝秘方柴胡疏肝解郁;藿香和胃化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茵陈清热除湿;丹参活血化瘀;五味子收敛固涩。其他证型乙肝秘方详见乙肝转阴秘方公布!(为您和您的亲人朋友保存此方!)茯神、远志、合欢皮、首乌藤、石菖蒲、生龙骨安神定志。郁金、香附行气疏肝。西洋参、铁皮石斛养阴生津。怀牛膝、杜仲、菟丝子补肾助阳。胆南星清热化痰。红花活血化瘀。灵芝大补元气。【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END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00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