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叶天士治鼻病经验总结:从鼻塞到鼻渊,辨证用药全解析!
2025
08-20

叶天士治鼻病经验总结:从鼻塞到鼻渊,辨证用药全解析!

叶天士治鼻病核心思想

鼻为清窍,清阳所聚

头面诸窍(鼻、耳、目)为清阳游行之地,邪气侵袭则堵塞不通。

治法:轻清宣透,忌重浊攻伐。

鼻病多与肺、胆相关

肺气失降:鼻塞、气窒(如毛十四案)。

胆热上攻:鼻渊、浊涕不止(如沈氏案)。

久病多虚,扶正为要

鼻渊日久,阴精不足,脑髓不固(如汪案),需填精固摄。

辨证分型与用药

1. 清邪郁肺,肺气窒塞

– 症状:鼻塞不闻、清涕呛出、气窒胸闷。

– 病机:外感清邪(如雾露),郁久肺气失宣。

– 治法:轻清宣肺,通窍散邪。

– 用药:

– 叶天士方:苦丁茶、干荷叶边、蔓荆子、连翘心、飞滑石、白芷。

– 加减:

– 鼻塞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包煎)。

– 气窒甚:加桔梗、杏仁宣肺。

2. 热壅肺气,鼻柱窒痹

– 症状:鼻塞、鼻柱疼痛、舌红苔黄。

– 病机:肺热壅盛,气失肃降。

– 治法:清热降肺,润燥通窍。

– 用药:

– 叶天士方:知母、水梨肉、川贝母(熬膏)。

– 加减:

– 热甚:加黄芩、石膏清肺热。

– 燥甚:加麦冬、沙参润肺。

3. 胆热上攻,脑热鼻渊

– 症状:浊涕腥臭、鼻渊不止、头痛耳鸣。

– 病机:胆热移于脑,清窍失和。

– 治法:清胆泻热,通窍止渊。

– 用药:

– 叶天士方:羚羊角、黑山栀、苦丁茶、青菊叶、飞滑石、夏枯草。

– 加减:

– 热甚:加生石膏、连翘心。

– 郁甚:加郁金、川芎散郁。

4. 阴精不足,精虚鼻渊

– 症状:鼻渊淋下无腥秽、遇冷加重、形瘦尖长。

– 病机:阴精不足,脑髓不固。

– 治法:填精固摄,补益肝肾。

– 用药:

– 叶天士方: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苁蓉、当归、天冬、羊肉(天真丸)。

– 加减:

– 肾虚甚:加熟地、枸杞子。

– 脑髓不固:加龟甲、鹿角胶。

叶天士治鼻病特色用药

轻清宣透药:

– 苦丁茶:清头目,散风热。

– 干荷叶边:升清降浊,通窍止渊。

–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清热泻火药:

– 羚羊角:清肝胆热,专治脑热鼻渊。

– 黑山栀:清三焦郁火,凉血止血。

– 青菊叶:清肝明目,散风热。

通窍排脓药:

– 辛夷花:通鼻窍,散风寒(包煎)。

– 皂角刺:排脓通窍,专治脓涕。

填精固摄药:

– 羊肉:温补精血,专治虚证鼻渊。

– 龟甲:滋阴潜阳,固摄脑髓。

脉证结合,精准辨证

脉浮数:外感风热,宜辛凉解表(如连翘、薄荷)。

脉弦数:胆热上攻,宜清胆泻热(如羚羊角、夏枯草)。

脉细弱:阴精不足,宜填精固摄(如天真丸)。

脉滑数:肺热壅盛,宜清热降肺(如知母、川贝)。

叶天士治鼻病6大法则

外感宜辛散:苍耳散、防风通圣散。

内热宜清凉:羚羊角、石膏、滑石。

久病宜咸降:虎潜丸减辛,加镇摄之品。

虚证宜填精:天真丸、龟鹿二仙胶。

排脓需通窍:皂角刺、桔梗、辛夷花。

扶正防复发:玉屏风散、生脉散。

实战案例:叶天士治鼻渊

患者:沈氏,鼻渊浊涕、耳鸣头痛,脉弦数。

辨证:胆热上攻,脑热鼻渊。

治法:清胆泻热,通窍止渊。

用药:

– 初诊:羚羊角、黑山栀、苦丁茶、青菊叶、飞滑石、夏枯草。

– 复诊:去滑石,加干荷叶、生石膏。

– 丸药:连翘心、土贝母、海藻、昆布、黑山栀、川芎、郁金、羚羊角、夏枯草、干荷叶边(青菊叶汁法丸)。

结果:鼻渊止,耳鸣减,头痛消!

叶天士灵魂总结:治鼻病如治水,宣肺为开闸,清热为泄洪,填精为固堤!三步联动,鼻病无处逃!

⚠️ 提醒:文中方剂需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