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高温预警:三伏天,你的心脏正在“求救”!这些信号别忽视!
2025
08-08

高温预警:三伏天,你的心脏正在“求救”!这些信号别忽视!

前阵子,在热搜榜上看到一位年少时喜欢的歌手,在自己的演唱会上自爆心脏问题,每天都要依靠药物控制,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身边的一切好像在慢慢老去。尤其是进入到伏天以来,随着气温升高、天气闷热,不少人感觉心神不宁、烦躁、气短。

这不是你的错觉,炎热天气里,心脏确实在更承受更大压力。

今年60岁出头的董女士,最近就老是感觉自己烦得很。

董女士家住在老小区的六楼,小区加装电梯商议了一年多也总有几户不同意,拖到现在,她现在回家还是要爬楼梯。

每天走楼梯,没爬几阶,就一直在出虚汗,要大口大口的喘气。

最近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人也站不稳……感觉自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浑身都软趴趴的。

董女士是个怕热的,加上今年温度一直都很热,所以空调温度打的比往年还要低一些。

上周某天的晚上,和老姐妹跳完广场舞回家热得满头大汗,对着空调猛吹了几分钟才感觉舒服了许多。

晚上睡觉时又整夜开着空调。

意外就在大家陷入沉睡的时候,凌晨两点左右,董女士忽然喘不上气,心跳加速,持续不能缓解。

拼着身上不多的力气,拍醒了睡在一旁的老伴儿,被紧急送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心梗。

还好发现及时,距离医院也不远,董女士才幸运地被医生救下。

像董女士这种不是个例,每年夏季都能看到很多心脏问题的报道。

中医上常说“心为君主之官”,心脏就像身体的国王,统领着血脉运行。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永动机,一刻不停地工作,被称作“最勤劳的器官”。

但是它在夏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会变得更加劳累。

夏天对应的是离卦。

离卦代表的就是心,所以夏天对心脏的考验比较大。

而且随着天气变热,身体会将汗液发散到身体表面,来帮助降温,维持正常的温度。

心脏就是这个中转站,负责把气血运输到全身。

这个工作可并不轻松。

夏天我们常常会大汗淋漓,中医讲“汗血同源”,出汗会消耗大量的津液和气血。

这时候心脏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加快跳动频率将津液气血送往全身各处。

就好像水泵中的水不足时,水压就会低。水泵就必须加大马力,才能将足够的水泵出去。

所以血压就会被动增加,心脏压力也会变大。

如果此时喝水量不够,就会缺乏足够的津液和气血去濡养心。

心缺少濡养,就像人吃不饱饭。这时再加上过度劳动,给它更多的负荷,它就会“崩溃”。

更别提在这炎热天气影响下,我们不得不开启空调“续命”这件事了。

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

反复折腾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心梗。

但是完全不吹空调是不可能的,可以控制一下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如果炎炎夏日,身体出现这些信号一定要注意。

1.胸部不适

胸部不适是最常见的前兆之一。

许多心梗患者在发作前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

与剧烈疼痛不同,这些不适有时会被忽视,尤其是在患者认为可以忍受或认为是其他健康问题时,并可能在活动后加重或在休息时缓解。

2.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

心梗的疼痛并不总是局限于胸部,有时会辐射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

不同于急性剧烈疼痛,这种扩散的疼痛可能呈现为钝痛或酸痛,容易误以为是肌肉劳损或消化不良。

3.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另一重要症状。

心梗前,有些人可能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用力呼吸。

4.消化道不适

消化道不适也是潜在信号之一,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

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导致延误就医。

5.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

许多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经历难以解释的全身疲惫,即便是完成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这种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天。

6.冷汗、头晕和心慌

冷汗、头晕和心慌等自主神经症状也常被报告,特别是在心梗即将发作时。

这种冷汗往往与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同时出现,患者可能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恐慌。

心梗的先兆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因人而异。

因此,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特别是在既往有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尤为重要。

那我们在炎热的夏季该如何保护自己远离心梗风险呢?

1.多喝大米汤

大米汤能够保胃气,存津液。

我们可以每天喝3L大米汤,少量多次,小口慢饮。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补充人体缺失的津液,而且脾胃强健后,气血也随之得到补充,心脏也能获得更多濡养。

2.穴位按揉

我们身上有好多穴位可以用来保护心脏,例如:

①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

具有宁心安神、清心泻热、理气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心悸、胸痛等症。

②内关穴

内关穴被称为“心脏保健第一穴”。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方约三横指处(简易取穴法),两筋之间的凹陷中。

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为治疗胸闷、心悸症状的要穴。

对于存在心慌、心烦、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的朋友,可以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够缓解不适,还能对心脏起到保健效果,维护心脏健康。

③膻中穴

膻中穴在心口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它是心包经的募穴,能宽胸理气、通经活络、舒畅心胸。

按揉这个穴位,能帮助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调理心肺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胸闷、气短、胸痛、心痛以及心悸等不适症状。

④至阳穴

《黄帝内经》记载:“七椎下间主肾热”。

对于突发性的心绞痛,身边又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按压至阳穴来缓解疼痛。

也可以每日艾灸20分钟左右进行保健,艾灸比较耗津液,艾灸前后注意多喝大米汤补充津液。

3.桂枝甘草汤

原方: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经方的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桂枝可以振奋心气,而炙甘草可以缓中保水,就相当于提供了可以被振奋的物质。

心脏如果是一把手枪,那么桂枝就是扳机,而炙甘草就像子弹,让心脏火力全开。

除此外,夏季还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不要一味贪凉,饮食远离寒凉生冷,预防血管突然收缩导致的急性痉挛。

运动虽然有助于身体,但也要注意适时适度,以防过度消耗津液,给心脏带来更沉重的负担。

为了自己的心脏健康,建议平时要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高危人群最好能够建立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避免自己无力拨打急救电话。

心梗的治疗效果与送医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接受治疗,心脏受到的损伤越小,生存率也越高。

今日互动

你最近有感觉心脏不舒服吗?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