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讲。介绍了丹田贯气法之后,本讲开始介绍第二种行功辅助功法,即“洗髓法”。
说到洗髓,自然容易联想到大名鼎鼎的少林绝技秘籍《洗髓经》。不过洗髓经的功法一直属于秘传,且真实性有待考证。本洗髓法其实是依据目前能考据到流传下来的内功功法中,配合中医理论经验,特别是行之有效的疏通经络功法,一共有十九种,可以用在正式内功行功的前后,作为功法辅助练习,能疏通气血,调整阴阳,柔筋强骨,增强内功功效。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洗髓辅助功可以全套进行,也可以选择部分练习,但都要注意持之以恒才有实际修炼助益。
说到洗髓,其实洗的意义就是比喻洗衣服时候的揉搓,捶打等动作,所以本套洗髓功法,基本可以说也是经络按摩法。接下来将依次介绍:
搓手法
1,搓手。首先双手合十,两中指对着自己鼻尖,然后双手互相摩擦,直到感到发热。随后在手掌发热后,开始用手掌互相揉搓手背,先左手后右手,类似科学洗手的动作,直到双手手心手背都发热变暖为止。比为疏通手指经络功法。
洗面法
2,洗面。接之前双手搓热后,以双手贴自己面部,手掌贴脸颊,大拇指分别抵太阳穴,然后一上一下开始揉搓面部。以一上下为一次,直搓洗进行三十六次。
干梳头
3,干梳头。接洗面后,双手覆盖自己脸颊部,十指为梳,开始从前往后经额头梳往后脑,一共进行三十六次。
洗百会
4,洗百会穴。双手重叠,一手心贴合另一手手背,劳宫穴对齐。男子为左手在下,右手叠其上,女子相反。然后将在下的手心劳宫穴贴在头顶正中百会穴上,开始贴合搓洗百会穴。先逆时针旋转十八次,再顺时针旋转十八次,一共进行三十六次。
洗眼
5,洗搓双眼。用搓热双手贴合自己双眼,开始旋转揉搓双眼,顺逆时针每六圈为一个循环,反复六次,一共进行三十六次。(此洗搓法也对缓解眼部疲劳,恢复视力有效果)。
洗鼻法
6,洗鼻法。用双手空握双拳,将大拇指第二指节抵自己鼻梁两侧,开始一上一下揉搓鼻梁,一上一下为一次,反复进行三十六次。
洗太阳
7,洗太阳穴。用双手按自己额头,用大拇指按住自己太阳穴,然后顺逆时针每六次揉按为一组,一共进行六组,共三十六次。
鸣天鼓
8,鸣天鼓。以自身双手手心按压自己双耳,让耳廓紧贴自己头部。然后双手中指指尖紧贴脑后风府穴。然后双指食指和中指如弹指一般敲打自己风府穴,从而能让捂住的双耳可以听到如敲鼓一般的声音。一共进行三十六次。
9,叩齿。双唇闭合,轻让上下鄂牙齿叩击三十六次。
10,气漱口。叩齿后继续闭口,然后模仿漱口形式,以自己的气进行漱口,一共进行三十六次。
11,搅海式。接前式,再以自己舌头从齿外到齿内侧顺逆反复舔,搅三十六次,待自己口中唾液充盈,再分三次徐徐咽下,此也为道家吞津练功功法。
洗耳法
12,搓洗双耳。用双掌按住自己双耳,做上搓下揉的按摩动作,上揉时手掌可以按摩整个耳部,耳轮,耳廓等部位,以及耳部附近,听会,听宫,耳门等穴位,还有上关,下关穴位。另外在向下搓揉时,可以用手掌按摩耳背。如此一上一下为一次,一共进行三十六次。
捏项拿顶
13,拿项式。即用整个手掌拿捏住自己颈项部位,然后上提。上提时吸气,然后呼气时放松。左右手交替进行此动作,做三十六次。
左右揉肩
14,揉肩式。用右手托住左肘,然后左手拿住右肩部,顺逆时针揉捏,各作十八次。之后左右手交换动作按摩自己左肩,再各做十八次。
洗丹田
15,洗揉腹部(丹田)。或站桩时,或平躺时,可以双掌重叠,双手劳宫穴重叠,以腹部肚脐为中心,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顺时针旋转揉搓腹部36至108次,因时间自行调整。随后再反过来右手下左手上,逆时针旋转揉搓同样次数。揉动时力度适中,让肚皮可以在手掌带动下一起移动。但不要过于用力按压。
洗双肾
16,洗揉双肾。站或坐时,双手紧贴后背腰部,双手手指相对,劳宫穴对准肾俞穴,然后上下开始揉搓。吸气时上搓,呼气时下揉,上下为一组,一共作三十六次。
揉双膝
17,洗揉双膝。以之前坐功“四心着地式”姿态,双掌按住双膝盖,即鹤顶穴之上,然后各自顺逆按揉旋转六圈,再换方向旋转六圈,一共作六组,共三十六次。
搓涌泉
18,洗搓涌泉穴。坐在床上,用左手劳宫穴搓右脚涌泉穴,上下一组作三十六次。然后左右手脚交换,再作三十六次。
19,揉搓外肾(子孙袋)。左手轻轻揉搓顺逆时针旋转各十八次,再换右手揉搓十八次,共三十六次。女子则揉自己小腹部即可。
以上便是洗髓法,共十九式。
以上为内功辅助功法,配合之前讲过的内功正行功法,需坚持练习,对内功增强大有助益。而在介绍完所有内功功法之后,对一个概念,将要特别提及一下。
此概念即为内功修炼的“火候”:
凡传统传授内功功法的流派,必然会交代一个概念,即为内功“火候”。甚至有流传“传功不传火”的概念,即将内功火候为不传之秘。
但火候的具体秘密历来为各派内功,秘密不传,而即使有过“火候”传承的所谓“嫡传弟子”也对此概念无法清晰明确表达出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其实,火候的概念,是无法单纯用语言描述来说明的,因为这是因人而异在不同状况进展之下,通过切身体验才能领悟的功夫进展和行功质量。如同禅宗参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古代有对火候的形容描述等口诀和暗示指引,本文中可以引述和简单交代一二,供习练者根据自己修炼程度,进行揣摩参悟。
如道家南宗第三祖薛道光诗云:
圣人传药不传火,
从来火候少人知。
莫将大道当儿戏,
须共神仙仔细推。
又如《脉望》云:以气摄精,谓之药。以心炼念,谓之火。
可见古人以火来比喻意念的运用。也叫做用神。如《金仙证论》记载:火者,神也。…皆我之真意。
火候本指炼丹时对火的把握,而内功火候则比喻为不同练功进展中对意念强弱引领时候的把握。
火者,指修持时用神之功力,而侯者,意味练功时的次序。而到什么时机次序用什么样的火候,则需要有经验明师来亲自指引。所以才有传功不传火之说,因功不到,火侯也无法解释说明。
但一般而言,内功用“火”可泛指“文火”“武火”。
有云:静坐之时,用脑中元神,谓之文火。采阳生时,用心之识神,谓之武火也。
元神无意,如文火温和。识神意到,如武火猛烈。而“火候”的一般规律,按《参同契》记载: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
大致按内功行功解释则是:在练功刚起时,有意调起火力,但意起念不可起,念起则火躁,而念不起意却不可散,因意散则火冷。练功时,前段用武火,但不可加重意念,呼吸等,而火起之后,则用自然无为的文火而温养之。其中过程,更多只能靠自己行功时,依照此经验体会参悟。
最后再引用道家丹鼎门传“八字火诀”,即:似是乃是,自然而然。 望学习练习者仔细参详。
本讲内容即到这里,我们下一讲继续!感谢大家支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484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