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成人耳鸣,有个土方子!睡前换成它,嗡嗡声越来越小!
2025
07-25

成人耳鸣,有个土方子!睡前换成它,嗡嗡声越来越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现在的成年人,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熬夜是家常便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

吃不下饭、吃点就胀、大便要么稀溏粘马桶要么干结难解、总觉得累、脸色发暗没光泽、睡眠质量差… 这十有八九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表现了。

而咱们的耳朵,恰恰是身体里对气血滋养要求极高的“精密仪器”之一。

当气血不够,或者运送的道路不通畅,不能好好滋养耳朵时,那恼人的嗡嗡声、蝉鸣声、流水声就容易找上门,白天吵得人心烦,晚上影响睡眠。

这时候,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土”,但对很多这类体质的成人效果不错的方法,就是晚上喝点藕粉羹。

这个法子很简单:纯藕粉用少量凉开水化开,再用滚烫的开水快速冲调搅拌成透明粘稠的羹状,喜欢甜可以加点红糖或者蜂蜜。温热着喝下去,胃里暖暖的,人也舒服。

当然,别看它简单,中医讲究可不少。

为什么推荐藕粉呢?

生藕性偏寒凉,脾胃弱的人直接吃可能不太舒服。但藕经过加工成粉,特别是用开水冲调成羹后,它的性质就变得非常平和,甚至偏温润了。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健脾养胃、益血生肌、安神宁心。

这碗温润粘稠的藕粉羹下肚,就像给疲惫虚弱的脾胃盖上了一层温软的“保护毯”,能帮助它休养生息,更好地工作,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能量。气血足了,道路通了,耳朵得到滋养,嗡嗡声自然能减轻。

说到这,想起之前门诊的一位患者:

张先生,42岁,主诉耳鸣像蝉叫大半年,尤其夜深人静时特别响,严重影响睡眠。人看着就很疲惫,脸色发黄,自述胃口差,饭后腹胀,大便经常不成形粘马桶,总觉得累,记性也差了。他说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

我一听一看,典型的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清阳不升,耳窍失养。他的耳鸣很大程度上就是身体整体能量不足、气血上不去滋养不了耳朵的信号。

于是给他制定了治疗方案:

除了叮嘱调整作息、尽量规律饮食、舒缓压力这些基础,核心用药就是围绕健脾胃、补气血、通耳窍、安心神来的。

第一次开的方子思路:

党参、炒白术、茯苓: 这是打底的“铁三角”,稳稳地健脾益气,把脾胃这个“工厂”的动力恢复起来。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陈皮、炒谷芽、炒麦芽: 帮助理气消胀、促进运化。他饭后腹胀明显,需要这些帮手把堵住的气机理顺,把积滞的食物消化掉。

当归、白芍: 养血柔肝。脸色黄、累,气血都虚,光补气不够,还得补血。肝血足了也有助于安神,改善睡眠和情绪。

石菖蒲、远志: 这两味是我的“通窍安神好搭档”。石菖蒲能化痰开窍通耳,远志安神益智,专门针对他耳鸣影响睡眠、记性差的问题。

炙甘草: 调和诸药,补中益气。

同时,特别嘱咐他:睡前2小时别吃难消化的东西,如果饿了或者晚饭吃得少,就冲一碗温热的藕粉羹喝。 让脾胃晚上能休息好,气血才能更好地生成和运行。

这样用药加食疗调理了大概3周复诊:

张先生反馈说,精神头好些了,胃口有改善,饭后腹胀减轻了不少,大便也开始成形了。最关键的是,他感觉耳鸣声音变小了! 特别是晚上准备睡觉时,不像以前那么尖锐持续,睡眠质量明显提升。他很有信心继续调。

后续看到他脾胃功能有恢复,气血也在回升,耳鸣减轻是好事,但还要巩固。第二次调方,减少消导药,因为腹胀减轻了。增加了黄芪加强补气升阳的力量,帮助气血更好地往上输送。

加了磁石。磁石质量重,能潜阳安神、聪耳明目,对于肾虚肝旺、虚阳上扰引起的耳鸣有很好的平潜、收摄作用,帮助进一步安神定志,巩固耳鸣改善效果。保留了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石菖蒲、远志等核心药,根据舌脉微调了剂量。

继续坚持睡前藕粉羹的建议。

就这样,前后坚持调理了2个多月,张先生反馈耳鸣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了,精神、胃口、大便都维持得不错。复查听力等相关指标也稳定。我让他再巩固一段时间,就可以逐步停药,重点放在规律生活和饮食调养上了。

成人耳鸣原因复杂,肾虚、肝火、痰瘀都可能有,但像张先生这样,因长期耗损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在临床上非常非常多见,尤其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抓住“脾胃”这个根本,把气血生化之源养好了,气血能上濡耳窍,再配合通窍安神的药物,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那个“土方子”藕粉羹,看似简单,实则是温和有效、不增加脾胃负担的“后勤保障”,配合用药,事半功倍。当然,具体用药必须因人而异,一人一方,才能精准调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