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肝片
由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组成。柴胡疏肝解郁,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板蓝根清热解毒,五味子可保护肝细胞,猪胆粉与绿豆协同增强清热解毒之效。诸药合用,能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还可降低转氨酶,助力肝脏功能恢复。
适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属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证者。这类人群常感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或伴有口苦、尿黄等症状,多因肝气不舒、脾失健运,兼夹湿热之邪侵犯肝脏所致。
2、益肝灵片
主要成分为水飞蓟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能有效稳定肝细胞膜,抵御多种因素对肝细胞的损伤,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从而改善整体肝功能。
适合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患者,尤其适用于因肝细胞受损而出现肝功能异常者。常见症状为胁肋隐痛、头晕目眩、乏力等,中医辨证多属肝阴不足,虚热内生,灼伤肝络。
3、云芝肝泰颗粒
以云芝提取物为主要成分,云芝能扶正固本、免疫调节。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肝脏的免疫损伤,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代谢,帮助肝脏更好地发挥解毒、代谢等功能。
适用于体质虚弱且伴有肝功能不佳的肝病患者,多见于慢性肝炎久病不愈者。常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易感冒等,中医认为是正气亏虚,无力抗邪,邪毒留恋于肝。
4、柴胡舒肝丸
包含莪术、三棱、白芍、大黄等多味中药。柴胡疏肝理气为君药,辅以莪术、三棱活血化瘀,白芍养血柔肝,大黄通腑泄热。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能有效调节肝脏气机,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不适。
用于肝气郁滞证的轻微肝炎患者。常见症状为胁肋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情绪波动时疼痛加重,伴有胸闷不舒、善太息等,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
5、四逆散
由甘草、柴胡、枳实、芍药组成。柴胡疏肝解郁,枳实理气破结,芍药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诸药。可疏畅气机,调和肝脾,改善肝脏疏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减轻因肝气不舒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因肝气郁积引发的胁肋胀满疼痛、脘腹不舒、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肝木乘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6、板蓝根冲剂
主要成分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效。可清除肝脏热毒之邪,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热毒内盛所致的肝脏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
适合轻微肝炎且体内有热毒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口苦、咽干、目赤肿痛、小便短赤等症状,多因外感热毒之邪,或体内脏腑积热,熏蒸于肝。
7、复肝康冲剂
由虎杖、香附、柴胡、黄芪等组成。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黄芪补气扶正,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全方共奏疏肝理气、解毒化瘀、益气养血之功,可改善肝脏气血运行,促进肝细胞修复。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等属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者。症状可见胁肋隐痛、面色晦暗、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多因肝郁日久,气血运行不畅,兼脾气虚弱,无力推动血行。
8、垂盆草冲剂
以鲜垂盆草入药,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能,可有效清除肝胆湿热之邪,减轻肝脏炎症,对湿热蕴结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有较好疗效,还能降低谷丙转氨酶。
适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湿热证型者。常见症状为胁肋胀痛、口苦口黏、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内生湿热,阻滞肝胆经络。
9、参芪肝康胶囊
由茵陈、党参、水飞蓟、五味子等组成。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党参健脾益气,水飞蓟保护肝细胞,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诸药合用,能祛湿清热、调和肝脾,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
适用于湿热内蕴、肝脾不和所致的急、慢性肝炎患者。表现为胁肋胀痛、脘腹胀满、恶心欲吐、肢体困重等,多因湿热之邪侵犯肝脏,影响肝脾正常功能。
10、参柴肝康软胶囊
由柴胡、人参茎叶皂苷组成。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人参茎叶皂苷补气扶正,增强机体抵抗力。二者合用,可益气疏肝,调节肝脏气机,改善因肝郁气虚导致的肝脏功能失调。
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气虚肝郁证者。常见症状为胁肋隐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情绪抑郁等,多因久病耗气,肝气郁结,导致肝脏失于疏泄,气血运行不畅。
11、利肝康片
主要成分为青叶胆总苷,青叶胆性寒、味苦,归肝、胆、膀胱经。能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可有效清除肝胆湿热,改善肝脏的疏泄和代谢功能,减轻黄疸症状。
适用于急、慢性肝炎属肝郁脾虚症者。表现为胁肋胀满、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等,多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
12、维肝福泰片
由人参茎叶皂甙、树舌多糖、五味子浸膏、乌鸡浸膏组成。人参茎叶皂甙补气生津,树舌多糖调节免疫,五味子浸膏保肝降酶,乌鸡浸膏滋阴养血。全方共奏滋肝补肾、益气养阴之功,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各种化学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属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者。症状可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乏力盗汗等,多因肝病日久,耗伤肝肾之阴,气阴两虚。
13、愈肝片
由当药、茵陈、黄芩素、维生素C组成。当药清热燥湿,茵陈利胆退黄,黄芩素清热解毒,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辅助改善肝脏功能。可利湿退黄,恢复肝功能,减轻黄疸症状。
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属湿热证者。常见症状为身目发黄、小便黄赤、发热口渴、胁肋胀痛等,多因外感湿热疫毒,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所致。
14、愈肝龙胶囊
由茵陈、小蘖根、柴胡、蒲公英、黄芩、紫草组成。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小蘖根、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柴胡疏肝理气,紫草凉血活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之功,可改善肝脏炎症,促进胆汁排泄。
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水肿属湿热蕴结证者。表现为胁肋疼痛、黄疸、腹胀、水肿等,多因湿热内盛,阻滞肝胆气机,影响水液代谢。
15、肝苏颗粒
主要成分扯根菜,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肺经。具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之效,可调节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还能改善脾胃运化功能。
适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以及早期肝硬化属肝郁脾虚证者。常见症状为胁肋隐痛、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多因肝郁日久,损伤脾胃,导致肝脾两虚。
肝病患者使用中成药治疗时,务必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发挥药物疗效,促进肝脏健康恢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47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