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两个神奇的方子,一个治胖,一个治瘦!
2025
07-08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两个神奇的方子,一个治胖,一个治瘦!

你是否曾经疑惑:

为什么有些人吃得不多,却像’喝凉水都长肉’?

为什么有些人胃口不错,却总是’干吃不胖’,甚至日渐消瘦?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想减肥,却越减越虚、越减越没精神?

为什么有些人想增重,进补却上火或毫无效果?

中医有句精辟的总结:’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藏着我们体型密码的钥匙。

一、气不足则胖:虚胖的根源在’气’上

想象一下:你身体里有个负责’燃烧’和’运输’的锅炉系统——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当这个锅炉火力不足(气虚),特别是脾胃这个’能源中心’动力减弱时,会发生什么?

‘燃烧’不给力: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充分转化为能量(气血),反而变成’半成品’——痰湿。

‘运输’效率低:气不足,无法推动水液和代谢废物的正常排泄,湿气滞留体内。

‘固摄’能力差:气还负责固摄肌肉腠理。气虚了,肌肉变得松软无力,赘肉容易堆积,尤其腹部、臀部、大腿。

这类’气不足’的胖,常表现为:

身体沉重,容易疲劳,稍微动动就气喘吁吁。

肌肉松软不结实,捏起来软塌塌的,甚至感觉水肿。

食欲可能一般,也可能爱吃但吃完肚子胀、不消化。

舌头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

大便往往不成形,黏马桶。

《脾胃论》点明关键:’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 是为重强。’ 脾胃之气虚弱,运化无力,湿浊下注,正是虚胖的重要机制。

二、血不足则瘦:干瘦的根源在’血’上

如果说’气’是身体的能量和动力,那么’血’就是滋养身体的’营养液’和’润滑油’。《景岳全书》直指核心:’血衰则形萎。’

当身体这台精密的机器缺乏’血’的滋养(血虚),特别是当制造血液的’工厂’(脾胃)和’原料仓库’(肝肾)功能不足时:

‘营养’跟不上:肌肉、皮肤、毛发得不到充足的血来濡养,就像贫瘠土地上长不出丰茂的庄稼,人自然显得干瘪、枯瘦。

‘滋润’不到位:血虚则生内热,这种虚火会进一步灼耗津液,使人更觉口干、皮肤干燥、甚至五心烦热。

‘根基’不稳固:长期血虚,还可能累及精和阴,导致更深的虚损状态。

这类’血不足’的瘦,常表现为:

体型消瘦,皮肤干燥缺乏光泽,甚至起皮屑,头发枯黄易断。

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指甲颜色淡白。

常感头晕眼花,尤其蹲下站起来时明显。

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可能减退。

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或推迟。

舌头颜色淡白,舌苔薄或少。

三、神奇方剂:调气补血,回归匀称之美

明白了根源,调理就有了方向。下面这两个经典方剂,一个专攻’气不足’之胖,一个主调’血不足’之瘦:

治胖方(健脾益气化湿汤):给’锅炉’添火,运走湿浊

核心思路:补气(燃料)+ 健脾(核心动力)+ 利湿(清理废料)

基础方药参考(需在医师指导下化裁):

黄芪 30g:大补脾肺之气,是提升’锅炉’火力的主将。

党参 15g / 太子参 15g:补气生津,辅助黄芪,更温和。

炒白术 15g:燥湿健脾,是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得力助手。

茯苓 15g:健脾渗湿,像疏通管道一样把多余水湿排出去。

泽泻 10g:利水渗湿,加强排水力度。

陈皮 10g:理气健脾燥湿,防止补药滋腻,让气机运转起来。

薏苡仁 30g:健脾渗湿,性质平和,长期调理尤佳。

炙甘草 6g: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适合人群:气虚型肥胖(肌肉松软、易疲劳、舌胖有齿痕、便溏)。

预期效果:提升精力,改善消化,紧致肌肉线条,促进水湿代谢,体重自然回落,身体感觉轻盈。

 治瘦方(滋阴养血培土汤):给’土壤’施肥,灌溉全身

核心思路:补血(营养液)+ 滋阴(深层灌溉)+ 健脾(促进吸收)

基础方药参考(需在医师指导下化裁):

熟地黄 15-20g:补血滋阴,填精益髓,是养血的主帅。

当归 10g:补血活血,让补进去的血流动起来。

白芍 12g: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改善阴虚内热。

阿胶珠 10g (烊化):血肉有情之品,补血效果卓著,尤其改善面色萎黄、皮肤干燥。

山药 30g:平补肺脾肾之阴,兼能益气健脾,是强壮后天之本的要药。

制黄精 15g:气阴双补,尤其补脾肾之阴。

炒谷芽 15g / 炒麦芽 15g: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吸收,让补进去的东西能被利用。

砂仁 6g (后下):行气醒脾,防止滋腻药碍胃。

适合人群:血虚型消瘦(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头晕心悸、月经量少色淡、舌淡)。

预期效果:改善面色和皮肤光泽,增加身体充实感,缓解头晕心悸失眠,促进营养吸收利用,体重稳步健康增长。

四、重要提示:辨证施治是根本

本文所载方剂为思路示例,具体用药、剂量必须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您的具体体质、症状、舌脉进行辨证调整。

体质复杂交错:很多人并非单纯的气虚或血虚,可能夹杂痰湿、瘀血、肝郁、阴虚火旺等。

比如:

胖人可能是’痰湿壅盛’或’湿热内蕴’,而非单纯气虚,此时盲目补气可能适得其反。

瘦人也可能是’胃火炽盛’(消谷善饥)或’肝郁脾虚’(情绪影响消化吸收),而非单纯血虚。

生活方式是基础:无论是调理胖还是瘦,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忌生冷油腻刺激)、适度的运动、舒畅的情志都是药物发挥最佳效果的基础保障。虚胖者尤需适度运动激活阳气;干瘦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和良好睡眠。

耐心是关键:体质的调整非一朝一夕。无论是气虚的虚胖还是血虚的干瘦,调理都需要时间和耐心,遵循医嘱,坚持治疗。

身体的胖瘦,是内在气血状态写下的外在诗行。读懂气与血的秘密,用中医的智慧精准调理,才能让身体回归它本该拥有的匀称与活力。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