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桂枝龙骨牡蛎汤医案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腰痛医案】 网文:
袁某,男,35 岁,腰痛月余,稍弯腰或久坐即觉腰痛,时觉腰酸,眠差,盗汗,纳可,大 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涩。《金匮要略》有云: “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患者正 值壮年,却脉象细涩,加之夜间盗汗,形体瘦弱,故诊为虚劳,处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 15g,生白芍 15g,炙甘草 10g,生龙牡各 30g,生姜 6 片,大枣 3 个(切)为引。 患者服药后腰痛明显好转, 以此方加减,服药一月,腰痛未再出现!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精气不固两足乏力医案】 曹颖甫:
周左,早年精气不固,两足乏力,头晕目花,证属虚劳,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川桂枝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二钱,龙骨一两先煎,左牡蛎三两先煎,大黑枣十二枚, 生姜八片。
【按】《要略》云:“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故本汤之治遗精, 医者所尽知也。顾知之而不能用之,其所用者,每偏于肾气丸一方,加补益之品,如续断、杜 仲、女贞子、菟丝子、核桃肉之属。吾师治此种病,一二剂即已。余依师法而行之,其效亦然。 时事新报馆黄君舜君患遗精已久,多劳则剧,不喜服重剂药,为疏桂枝白芍各钱半,炙草一钱, 生姜一片,大枣四枚,龙骨牡蛎各三钱,三服而瘥,另有邹萍君年少时,染有青年恶习,久养 而愈。本冬遗精又作。服西药,先二星期甚适,后一星期无效,更一星期服之反剧。精出甚浓, 早起脊痛头晕,不肚痛苦。 自以为中西之药乏效,愁眉不展。余慰之曰:何惧为,予有丹方在, 可疗之。 以其人大胆服药,予桂枝白芍各三钱,炙草二钱,生姜三大片,加花龙骨六钱,左牡 蛎八钱, 以上二味打碎,先煎二小时。一剂后, 当夜即止遗,虽邹君自惧万分,无损焉。第三 日睡前,忘排尿,致又见一次。 以后即不复发,原方加减,连进十剂,恙除,精神大振。计服 桂枝芍药各三两,龙骨六两,牡蛎八两矣。其它验案甚多,不遑枚举。
曹颖甫曰 :此方不惟治遗精,并能治盗汗。十余年中,治愈甚众,但以数见不鲜,未录方案,并姓名居址而忘之矣。按桂枝汤本方原为营弱卫强,脾阳不振,不能令汗出肌腠而设。故 辛甘发散以助脾阳,令肌腠中发出之汗液,与皮毛中原有之汗液混合而出,然后营气和而自汗 可止。盗汗常在夜分,营气夜行于阳,则其病当属肌腠不密,汗随营气而外泄。营病而卫不病, 亦为卫不与营和,故用桂枝汤本方, 以和营卫二气,加龙骨牡蛎以收外浮之阳,故盗汗可止。 若营卫未和,而漫事收敛,吾知其必无济也。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夜寐喜盗汗医案】 曹颖甫:
季,左十月十二 日,夜寐喜盗汗,脉阳浮阴弱,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川桂枝四钱,生白芍三钱,生草一钱,龙骨四钱,左牡蛎一两,生姜八片,红枣十二枚。 【 按】《要略》云:“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巢源.虚劳盗汗候》云:“盗 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 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 皆为盗汗脉也。 ”丹波氏云: “《金鉴》云此节脉证不合,必 有脱简,未知其意如何,盖虚劳盗汗,脉多虚数,故有此说乎? ”吾师则曰此证桂枝加龙骨牡 蛎汤所得而主之也。如本案所示,即其一例。服药后,每每周身得微微热汗出, 以后即不盗汗 矣。余用本方者屡,得效与治失精同。吴兄凝轩昔尝患盗汗之恙, 医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 根以止其汗。顾汗之止仅止于皮毛之里,而不止于肌肉之间, 因是皮肤作痒异常,颇觉不舒。 后自检方书,得本汤服之,汗止于不知不觉之间云。本汤既可治盗汗,又可治遗精,更可治盗 汗之兼遗精者,所谓虚劳人是也。
4、【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脱发医案】陈兆祥:
刘某某,男,41 岁,干部,1982 年 10 月 15 日初诊。素体不健,经常罹病感冒。此次发病 缠绵不愈,继而头发成片脱落,呈不规则形。脱处头皮光滑,无痛痒。前医曾用首乌片、桑麻 丸、神应养真丹等治疗,病情反复,头发将近脱光。伴有畏寒汗出,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舌 质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脉证合参,辨为卫阳虚弱,发失温煦而脱落。治宜温卫固发。方 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之:桂枝 10 克,赤芍 10 克,炙甘草 6 克,生龙骨 10 克,生牡蛎 10 克,炮附子 10 克,黄芪 15 克,生姜 6 克,大枣 10 克。水煎服,15 剂。药后患者精神振作、脱发处已有绒毛状毛发长出。原方加当归 10 克,继服 30 剂。半年后 随访: 自述服上方 20 剂后,头发全部长出,且逐渐变黑。现发黑光泽如常人,未再脱落。 (北 京中医杂志 1988; (1>:52)、
按语:“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者也。 ”卫气的强弱,直接关系 到毛发的生长、润泽和牢固。今患者除脱发外,经常感冒,加之畏寒汗出,神疲乏力,舌淡脉 沉等,显是卫阳虚弱所致。卫虚不能温养皮毛,根不牢固而脱落。《金匮要略方论》说: “ 目 眩发落……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故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卫固发,再加附子、黄芪温阳 益气。卫阳充,皮毛固,则脱发自然痊愈。
【解说】本方主治阴阳两虚之证。夫阴阳二者,既相互对立,叉相互维系,阴充于内,阳 守于外,以保持“ 阴平阳秘 ”之状态。盖失精之人,不仅阴液耗损,而且阳气亦因久泄而亏虚,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今**失却阳气的固摄,故走而不守; 阳气失却阴液的涵养,则浮而不敛,故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头眩、发落等证。本方以桂枝 汤调和阴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加龙骨、牡蛎,不仅固敛走失之**, 而且潜纳浮越之阳气,与桂枝汤相伍,可谓刚柔相济,标本兼治。本方为治疗遗精、滑脱、梦 交、惊悸、虚劳诸疾属于阴阳两虚者之要方。
5、【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每伤风即吐血梦泄医案】张路玉:
沈懋甫仲子,年 17,每伤风,即吐血梦泄,此肝脏有伏火,火动则招风也。盖肝为藏血藏 魂之地,肝不藏则血随火炎,魂不宁则精随梦泄。遂与桂枝汤加龙骨、牡蛎,4 剂而表解血止。 桂枝汤主和营散邪,加龙、牡以镇肝安魂,封藏固则风不易入,魂梦安则精不妄动矣。若以其 火盛而用知、柏之属,鲜有不成虚损者。 (《古今医案按》1959:10)
6、【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医案】岳美中:
李某某,年 46 岁,男性,于 1972 年 6 月 11 日就诊。患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 拭,颇感苦恼,要求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所过,长期汗出, 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 因投以张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 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 4 剂, 自汗止,再服 4 齐 IJ,以巩固疗效。(《岳美中医案集》1978 年版)
7、【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间歇性盗汗医案】付美青:
刘某,男,78 岁,1987 年 6 月 10 日诊。间歇性盗汗 8 年,近日加重,寐时汗出如洗。曾 做全身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西医诊为特发性多汗症。经治疗效果不佳,而就诊于中医, 先投以当归六黄汤无效,再进牡蛎散出入不应。细察: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无寒热,小便清 长,舌淡、苔薄白,脉浮细略弦。窃思此乃营卫不和,阳不摄阴所致。治宜调和营卫,养阴潜 阳。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桑叶治之。
处方:桂枝、 白芍、桑叶各 10 克,生姜 5 克,大枣 5 枚,生龙骨、生牡蛎各 30 克,炙甘 草 3 克。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1 剂汗减,2 剂汗止,以后一直未发。 (新中医 1992; (6): 44)
8、【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上半身烘热汗出医案】张秀云:
魏某,女,48 岁,干部,1994 年 2 月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出现阵发性上半身烘热、汗出, 下半身如常,每次汗出前,周身烦躁,闷胀不舒,继则数分钟内上半身大汗出,汗后如常,发 无定时,精神紧张时加重。近 2 个月发作频繁, 日发 1~2 次,伴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经西 医诊为“更年期综合症 ”,曾服谷维素片,维生素片等疗效不显。舌尖红,苔薄白,脉细缓。 患者年近五十岁,处更年期,肝气失调致阴阳逆乱,治以调理阴阳,调疏肝气。方用桂枝 10g, 白芍 9g,甘草 10g,生龙骨 20g,生牡蛎 20g,炒枣仁 15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合欢皮 15g。 复诊:前方服 5 剂后睡眠佳, 出汗次数明显减少,舌脉同前,原方再服 6 剂而愈。 (河南中医 1995; (6):343)
9、【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夜不能寐寐则梦遗医案】赵守真:
黄某,青年工人,不知爱身,姿意情欲,又因劳动不节, 以致精神不固,心火妄奇,夜不 能寐,寐则梦遗,头晕身倦,气短息低,诊脉,尺寸皆虚,左关独弦细数,口苦心烦,有潮热, 小便黄等证象……惟患者赢孱如斯,为救眉计,先用金锁固金丸,安神丸合剂(改为汤剂), 固 精安神,滋阴清火,以治其标,三剂烦热、口苦悉退,而夜梦尤多,遗无虚夕,再进固精丸(改 汤),药为牡蛎、菟丝子、韭子、龙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等。又二剂不唯未减少, 而遗尤甚, 因而用之无益也…… 。改处清心饮:党参 9 克, 当归 9 克,生地 15 克,甘草 3 克, 茯神 12 克,枣仁 12 克,莲肉 12 克,远志 5 克,黄连 2.4 克,水煎服, 日 2 剂,三日无寸效, 精遗如故。
因思《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有治失精之明文,玩味其方药,此属心阳之虚并水气上逆之 患而与上方之唯一补养有间,且桂枝汤原为调和营卫,如易其分两,则可变为益阳和阴之用, 加之龙牡镇心安神,核于本证殊可适应。桂枝 5 克,白芍 15 克,甘草 9 克,大枣 9 克,生姜 3 片,龙骨,牡蛎各 18 克并加茯神 15 克、辰砂末 3 克(另冲)以为镇降宁神之助。首 2 剂效不显, 3 剂方乃著,梦少能睡,遗可相间,三数日不等。除仍服原汤外,早晚用莲心、金樱子煎汤送 服妙香散 15 克,以增强镇心固精力量,半月精不遗,嗣后自固其本,拟归脾汤配吞都气丸,持 续一月,神旺体健,大异畴昔。 (《治验回忆录》1962:63)
10、【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入夜每与人交医案】徐伯伦:
高某某,女,34 岁,农民。入夜每与人交,天明始去, 已 4、5 年,误为“狐仙 ”,羞愧 难言。初则不以为然,久则心悸胆怯,延期失治,病情日重。避卧于邻家,仍纠缠不散。形体 消瘦, 困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眼花,腰膝痰软,带多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系阴阳两亏,心肾不交,属梦交症。拟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 18 克,白芍、龙骨各 20 克, 甘草、生姜各 9 克,生牡蛎 30 克,红枣 7 枚。5 剂后,诸证消除,予归脾丸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复发。 (浙江中医杂志 1984;<1):46)
11、【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小至今每夜尿床医案】叶益丰:
李某某,男,14 岁,1980 年 4 月 3 日诊。从小至今每夜尿床,虽多方求医,遍服单验方亦 未见效,面色灰黯,小腹常拘急动悸,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乃阴阳两虚,气不固摄之证。治宜扶阳益阴,固脬止遗。桂枝、白芍各 5 克,甘草 3 克,生姜 3 片,大枣 10 枚, 龙骨、牡蛎各 20 克,猪脬一只(另煮汤),汤和药汁服,猪脬亦可同服,嘱晚间禁服茶水。1 剂 后,遗尿即止。服 10 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山东中医杂志 1985; (5):20)
12、【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产后暴崩医案】连建伟:
冯某某,女,28 岁,1971 年 10 月 20 日诊。患者系初产妇,产后恶露已净,少腹不痛。突 然于产后第 26 天晚上暴崩不止,急送某医院。经西医用止血剂治疗并输血 400 毫升,病情有所 好转,但漏下仍未止。又服当归炭、炒白芍、生地炭、丹参炭等养血止血之剂,反增心悸怔忡, 饮食减少等证。改邀笔者诊治。患者脉来细弱,舌质淡白少华。辨证论治:产后暴崩,无腹痛, 为气虚不能摄血之证。气为血之帅, 气虚则血不循经而妄行。此证本应益气摄血,反投养血止 血,滋腻之性,损伤阳气,心阳受损则心悸怔忡,脾阳不振则纳食少进。脉来细弱,舌质淡白 少华,均为气血大虚之象。治拟益气养营, 引血归脾。处方:桂枝 4.5 克,炒白芍 9 克,炙甘 草 4.5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龙骨 15 克,牡蛎 24 克,党参 12 克,炙黄芪 12 克,炒白术 9 克,广皮 6 克,黑归脾丸 12 克(吞)。3 剂。10 月 23 日复诊:漏下渐止,纳食渐增,怔忡亦有好转,再服原方 3 剂,诸症悉愈。 (《金 匮方百家医案评述》1991:75)
13、【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带下清稀绵绵不断医案】叶益丰:
吕某某,女,45 岁,1979 年 3 月 14 日诊。带下清稀,绵绵不断,时达两年,屡经医治, 时缓时剧,面色觥白,头晕乏力,乱梦惊悸,黎明盗汗,小腹冷痛,腰痛如折,舌质淡,苔薄 白,脉沉弱。此为久带耗阴,阴损及阳,带脉失约之证。治宜扶阳摄阴,固涩止带。药用桂枝、 白芍各 10 克,甘草 5 克,生姜 3 片,大枣 10 枚,鹿角胶、菟丝子、苏芡实各 20 克,煅龙骨、 煅牡蛎各 30 克。连服 10 剂而愈。 (山东中医杂志 1985;<5>:20~21)
14、【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医案】罗卫东:
刘某,男,22 岁,战士,1985 年 5 月 17 日初诊。患心慌、气短半年余,查心电图示:预 激症候群伴短暂性室上速。西药治疗月余疗效欠佳。刻诊:心悸易惊,四肢末端冷而不温,胸 闷气短,动则汗出,头昏目眩,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数。诊为惊悸,辨属心阳不足。治宜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 12g,白芍 12g,炙甘草 10g,龙骨 20g,牡蛎 20g,生姜 6g, 大枣 10g,党参 10g,炒枣仁 15g。5 剂, 日 1 剂,水煎服。
二诊:心悸好转,肢冷转温,仍觉气短,动则汗出。细察舌边尖有小紫色斑点,此乃阳虚 夹瘀也,续用上方加丹参、桃仁,连服 20 余剂, 以上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 (国医论坛 1995; (6):18)
15、【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失眠年余寐则乱梦医案】叶益丰:
华某某,女,48 岁,1980 年 9 月 12 日诊。因烦劳过度,失眠年余,寐则乱梦,惊惕不安, 头昏汗多,面色觥白,舌淡苔薄,脉缓弱。乃心阴不足,心阳亏损,神不安舍。治宜益阴扶阳, 养心安神。桂枝、甘草各 5 克,白芍、远志、酸枣仁各 10 克,龙骨、牡蛎各 30 克,生姜 3 片, 大枣 10 枚,连服 10 剂而愈。 (山东中医杂志 1985; (5):21)
16、【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眩晕耳鸣心悸寐差汗多怕风医案】叶益丰:
程某某,男,56 岁,1981 年 10 月 8 日诊。眩晕月余,诊为高血压病,服降压药眩晕益甚。 现症:眩晕耳鸣,心悸寐差,汗多怕风,面色萎黄,舌淡白,脉浮缓,血压 180/96 毫米汞柱。 乃阴虚阳浮,虚阳上越之证。治宜益阴扶阳,镇纳潜阳。桂枝、白芍、甘草各 10 克,龙骨、牡 蛎各 50 克,生姜 5 片,大枣 10 枚。3 剂汗止,心悸除,略感眩晕,血压 150/90 毫米汞柱。 继服 5 剂,眩晕消,血压正常,诸恙悉瘥。 (山东中医杂志 i985; (5>:21)
17、【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烦躁精神错乱医案】张季云:
孟某,女,53 岁,农民,1993 年 12 月 2 日初诊。患者半年前丧子悲伤过度,情志抑郁, 默默不语,继则烦躁,精神错乱,喋喋不休,13 服肌注镇静药物症状缓解,以后每因情志不舒 即复发。3 天前又复发此症。伴头晕,胀痛,双下肢沉胀,失眠,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患者悲伤过度,致阴阳气血逆乱,治疗重在调整阴阳。处方:桂枝、 白芍各 15g,生龙骨、生 牡蛎各 20g,甘草 10g,生姜 10g,大枣 10 枚。
复诊:服 6 剂后,患者言语平稳,头胀痛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磁 石 15g,龟板 10g, 以加强重镇之功,7 剂后症状消失,追访 1 年未再复发。 (河南中医 1995; (6>:343)
18、【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表情抑郁少语寡言时时惊恐医案】付美育:
吴某某,女,36 岁,营业员,1986 年 6 月 24 日就诊。5 年前因与人口角而突然晕倒,不 省人事,四肢僵硬,约数分钟后苏醒,但仍觉头晕乏力,后反复发作,每月 2~3 次,每逢情志 不畅则发作频繁,多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为癔病。5 年来,服多种中西药罔效, 遂求诊于余。刻诊:发作后 2 天,表情抑郁,少语寡言,时时惊恐,伴头晕,时自汗出,舌淡、 苔薄白,脉弦略浮。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处方;桂枝 10 克, 白芍、炙甘草各 20 克,生 龙骨、生牡蛎各 30 克,生姜 5 克,大枣 30 枚。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服药 5 剂, 自觉诸 症消失,效不更方,守原方续进 30 余剂,5 年沉疴遂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新中医 1992; <6):44)
19、【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阴囊阴茎及小腹冰冷医案】:
李某,男,29 岁。一年多来阴囊、阴茎及小腹冰冷,经用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萸: 巴 戟天、大.茴香、硫磺等药及八味地黄丸、黑锡丹、龟龄集、附桂理中丸等无效。舌苔白,脉 弦缓。心火浮越于上,肾阳亏损于下。拟桂枝龙牡汤摄浮阳,调阴阳。桂枝 12 克,白芍 12 克, 龙骨 12 克,牡蛎 12 克,生姜 12 克,甘草 6 克,大枣 10 个。服药 30 剂痊愈。 (山西医药杂志 1976; (4>:31)
20、【桂枝汤加龙骨牡蛎黄芪汤治医案】叶益丰:
金某某,女,32 岁,1978 年 3 月 4 日诊。产后半月,发热十天,汗多,心悸纳呆, 口淡 不渴,头晕耳鸣,面色苍白,两颧泛红,二便调和,舌淡苔白,脉浮大,按之芤,体温 39·5C。 此乃产后阴血内亏, 阳气外浮之证,若误用表散,有漏汗亡阳之危。宜益阴扶阳,镇摄收敛。 桂枝、 白芍各 10 克,生姜 5 片,大枣 10 枚,龙骨、牡蛎各 30 克,黄芪 40 克, 当归 10 克。2 剂热退汗止,继服 3 剂而愈。
21、【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气从少腹上冲医案】张德超:
陈姓妇女,42 岁。因受惊后,始感头昏,头痛,夜眠不宁,继则感气从少腹上冲,如奔豚 之状,上至心胸则惊恐不安,甚则汗出,发则几乎欲死,移时冲气渐平,精神亦渐复。苔白而 润,脉沉弦。如是者三年,时愈时发。证系心阳本虚,肾之阴气上逆。予本方重用桂枝加味。 遂疏:桂枝 15 克, 自芍 10 克,炙甘草 5 克,龙牡各 30 克(杵,先煎),紫石英 15 克,生姜 4 片,红枣 7 枚。服至 20 余剂,冲气渐平。后以甘麦大枣汤调理善后,竟收全功。(北京中医 1984; (3>:34~35)
22、【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遗精 5 年屡治不愈视力逐渐下降医案】叶益丰:
黄某某,男,38 岁。1989 年 11 月 2 日诊。患者遗精 5 年,屡治不愈。2 月来视力逐渐下 降,昨起两眼失明,仅呈见光感,来延余治。时见除上证外,察其两眼外形正常,伴见面色不 华,形体瘦弱,头发稀疏干枯,汗出怕风,小腹拘急,腰酸阴冷,头晕耳鸣。舌淡少苔,脉迟 弦大,按之无力。此乃阴阳两虚,固摄失职,精气衰弱,不能上营。治宜益阴固阳,扶阳摄阴。 投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 白芍各 10 克,甘草 5 克,龙骨、牡蛎、党参、熟地各 30 克, 生姜 5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 日 1 剂。服药 5 剂,视力好转,遗精一次,诸症减轻。效不更 方,守方服 35 剂,两眼视物如常,视力恢复为 1.5,遗精未作,诸症消失。 (江苏中医 1993;(4):18)
23、【桂枝汤加龙骨牡蛎附子治头发成片脱落医案】陈兆祥:
刘某某,男,41 岁,干部,1982 年 10 月 15 日初诊。素体不健,经常罹病感冒。此次发病 缠绵不愈,继而头发成片脱落,呈不规则形。脱处头皮光滑,无痛痒。前医曾用首乌片、桑麻 丸、神应养真丹等治疗,病情反复,头发将近脱光。伴有畏寒汗出,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舌 质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脉证合参,辨为卫阳虚弱,发失温煦而脱落。治宜温卫固发。方 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之:桂枝 10 克,赤芍 10 克,炙甘草 6 克,生龙骨 10 克,生牡蛎 10 克,炮附子 10 克,黄芪 15 克,生姜 6 克,大枣 10 克。水煎服,15 剂。
药后患者精神振作、脱发处已有绒毛状毛发长出。原方加当归 10 克,继服 30 剂。半年后 随访: 自述服上方 20 剂后,头发全部长出,且逐渐变黑。现发黑光泽如常人,未再脱落。 (北 京中医杂志 1988; (1>:52)、
24、【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咳嗽气喘医案】魏如恢:
刘某某,男,2 岁,于 1980 年 4 月 10 日入院。小儿入院时咳嗽气喘,汗出,低热,面色 苍白,烦躁啼哭,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给青、链霉素注射, 口服小儿四环素、氨茶碱之类, 汗出不止,曾用阿托品注射。 当时汗出虽止,药效消失后又大汗淋漓,特邀请中医会诊。证见 身热而面色觥白?咳嗽气喘,汗出淋漓,四肢欠温,消瘦神倦,舌淡而嫩,指纹沉而色淡,乃为 后天失调,稚阳不足,受邪之后显现正气不支,营卫失和之证,拟桂枝加龙牡汤,重用龙骨、 牡蛎。处方:桂枝 6 克,白芍 9 克,龙骨 18 克,牡蛎 18 克,甘草 3 克,红枣 2 枚,生姜 2 片, 紫菀 6 克,川贝母 3 克。经服 3 剂,诸症消失。适当调理痊愈出院。 (江西中医药 1985; (4): 64)
【补述】有学者认为,本方组方严谨,在治遗精等证中不宜加减, 固守原方每获卓效,指 出经方之加减与否,须视病情而定,非必加减而后效,故古方不治今病论,亦属无稽之谈。并 举两遗精病案而阐述之。
25、【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遗泄无梦阳痿不举医案】:
李某某,男,40 岁,遗精半载,诸治不效,于 82 年 4 月 13 日来院就诊。证见:头晕神疲, 面色萎黄,遗泄无梦, 阳痿不举,舌存常薄苔,脉濡软如烂棉。证属肾元虚衰,相火不蛰,由 精伤导致气馁。治宜引纳固下,益气调中,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黄芪、党参。进 4 剂,遗 泄依然。筹思再三, 以为病深药少,嘱其再进 4 剂,仍无寸效。于是以原方去参、芪与之。三 剂知,六剂愈,至今未发。
26、【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遗精十余年医案】:
齐某某,男,53 岁,黔阳县竹器厂篾工。遗精十余年,多方治疗而效不显。于 82 年 7 月 14 日来院就诊。证现头晕目眩,虚赢少气,腰酸肢冷,小便频数不禁,寝难成寐,遗泄无梦, 近来几无虚夕。脉来弦细而弱。此亦精气神俱虚之候,亦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参、芪。并 非故蹈复辙,以图再试耳!谁知进 4 剂后,不效依然。遂于原方去参、芪与之,进三剂,遗泄戛 然而止。续进十余剂,诸证寻愈。随访至今,情况良好,间或一遗,不药而愈。 (刘雪堂·经方 加味而效不显·江西中医药 1984; (6):36),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031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