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本应神清气爽,可总感觉嘴里发苦。
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日常生活中,头晕、头痛还时不时来 “捣乱”,工作生活都受到影响。
如果你正被这些问题困扰,千万不要忽视,这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你的胆经可能堵了!
胆经是我们身上十分关键的经络, 它贯穿于人体的头、身侧面,从足部延伸到头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广泛,遍布身体重要部位。
胆对五脏六腑气机的运行起重要的作用,如果胆经堵塞,全身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胆经堵塞有哪些表现,又如何疏通胆经呢?别急,接下来白术给大家细细道来~
胆经堵,全身阻
1、口苦咽干
当胆经堵塞时,胆汁的正常疏泄受阻,可能上逆于口,导致口苦,尤其是在晨起时更为明显。
同时,胆经堵塞容易导致肝气不舒,使津液无法正常输布,可能出现咽干的情况。
2、两肋闷痛
由于肝胆互为表里。当胆经出现气血瘀阻的情况时,肝经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功能失调。
肝气一旦不能顺畅疏泄,便会引发两肋区域的闷胀不适,同时还可能伴有情绪上的波动,如烦躁、易怒等。
3、关节酸软
胆经从头部开始循行于足部,贯通全身,一旦气血郁滞,筋骨失养,很多关节可能会出现酸乏无力的感觉。
特别是颈部、肩部、髋部等大关节,胆经堵塞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甚至出现疼痛。
4、失眠多梦
胆主决断,胆气通利则心神安宁。当胆经堵塞时,胆气郁滞,可能干扰心神,使我们出现难以入睡或睡眠浅而多梦的情况。
此外,胆经堵塞还可能导致偏头痛,消化不良、耳鸣等状况。总而言之,胆经和身体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让胆经通畅起来,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白术在这里教大家用好一个动作两个穴,疏通胆经,畅发全身之气!
敲胆经
中国古籍医典黄帝内经有云:“凡十一脏者,胆为先也”。而胆经正是足少阳胆经的简称,循人体的头、身侧面、腿外侧分布。
我们经常敲打胆经,不仅可以促进胆经气血的运行,进而刺激胆汁的分泌,有效增强食欲,还有助于消除体内,特别是大腿外侧的淤滞与堵塞。
在敲胆经时,我们应先手握空拳,从胯部开始,沿着大腿外侧的正中线,由上至下一直敲到膝盖侧面,大腿两侧都要敲,每侧持续3~5分钟。
敲打过程中需稍微用力,以感到局部微酸发热为佳。
建议在每天早上7:00~10:00敲打胆经,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气血流通,晚上睡前则不建议敲打胆经,会影响睡眠。
只要身体没有不适感,每天都能敲胆经,长期持续可以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如果在敲打的路线上有比较痛的点,说明此处有瘀堵,此时,可以利用艾灸的方法对淤堵部位进行疏通。
借助艾灸温通气血的功能,将温热作用深入经络,进一步疏通经络,对身体保养效果更佳。
按揉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最早记载于《灵枢》,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其名称寓意深远,“阳”象征着人体外侧为阳,而“陵”则代表着腓骨小头的“高耸之处”。至于“泉”,指的凹陷处,经水汇聚如泉。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通过按揉和艾灸的方式刺激,能够调和身体内的气血,疏经通络,消除经筋淤堵,从而有效疏通胆经。
此外阳陵泉穴还具有通利肝胆,疏肝解郁,缓解胆疾的作用。
古语有云:“合治内腑”。当腑脏出现疾病时,我们常常会先用合穴进行调理。因此,针对胆囊内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阳陵泉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调理穴位。
同时,肝胆在理论中相互依存,关系密切。阳陵泉穴不仅能够调理胆脏,也能影响肝脏的功能。
对肝经失调带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口苦咽干、头痛等,阳陵泉穴都能发挥调治作用。
刺激悬钟穴
悬钟穴同样是我们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关键穴位,位于人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这个穴位非常神奇,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补髓壮骨的功效。
在临床上,悬钟穴主治头项、胸胁及胆经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胁肋疼痛,四肢关节酸痛等症状。
在按揉时,用拇指指腹按住悬钟穴,以适当的力度按揉,每次持续2~3分钟。
艾灸时,可以使用艾条对悬钟穴进行温和灸,每次灸5~10分钟。
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保持经络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关键。大家可以坚持运用白术在上文中分享的知识,有效疏通胆经,赶走小毛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028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