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某,男,50岁,2021年11月26日,反复打喷嚏、流清涕10余年之久,既往经余治疗(桂枝加附子汤合苍耳子散、玉屏风散)效果不佳,遇冷发作更为明显,鼻子痒作喷嚏,清涕随之而出。脉右寸弱,余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黄芪18克,知母10克,山药20克,
桔梗6克,荆芥穗15克,桑叶15克,
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桂枝8克,
白芍8克,炙甘草6克,细辛3克,
生姜3片,红枣3个。
7付,水煎内服。早晚各一次。
2021年12月3日,复诊:喷嚏减少、流清涕减。守原方7付。此后自行购药2次,连续服用28日左右。
2022年4月8日,因他病就诊,得知上次连续服用1个月后,至今鼻炎未再发作。
此后,他多次介绍亲属及好友就诊,得知鼻炎未再发作。
按: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急着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此临床上,经常遇到单纯实证的少,虚实夹杂的多,而且多数情况是实多虚少。根据我既往的临床经验而言,桂枝加附子汤合玉屏风散、苍耳子散,未有不效者。此例抓住右寸弱,为肺气虚,清阳不升,不能卫外。故而选用升陷汤作为突破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4236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