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福利
大家好,夏天已经悄悄来临,天气越来越热,为了帮助大家在夏天更好地养生,谈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温馨的夏日福利——《夏季养生食疗手册》。
里面包含20个适合夏季的食疗方 ,通过不同的饮食搭配,帮您祛除体内淤滞,养护心脏,助您度过炎炎夏日!如果您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领取这本手册。
领取方法: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添加客服即可直接领取。
每次谈谈在给大家分享养生方时,几乎每天都有很多朋友来询问:“脾胃虚寒怎么办?”“脾虚湿热怎么办?”“心脾两虚怎么办?”
大家注重养护脾胃,说明养生意识非常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所谓,脾胃乃后天之本。如果脾胃不好,不管补益什么,身体都吸收不了,体质也就好不了。
就像咱们的老中医,当你偏颇体质过于复杂,既阴虚又阳虚,还气血双虚等等,中医都会优先让你先调脾胃,脾胃好了,体质才能通过慢慢调理好起来。
今天,谈谈就给大家整理了一篇“脾胃疾病用药大总结”,教会你从症状出发,辨清原因,手把手教你如何纠正自己脾胃的各种不适,学会再也不怕用错药。
01
1、脾胃虚寒
症状:胃脘冷痛,喜温喜按,一旦食用寒凉饮食,则易腹痛、腹泻,舌淡苔白。
病因:脾胃虚寒一般是由于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需要温中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的阳气和正常运化功能。
推荐:
A、附子理中丸:以附子为主要成分,大辛大热,祛寒力量较强,适合脾胃虚寒症状较为严重,寒象明显的人群。
B、香砂养胃丸:药性相对温和,可健脾法温,消除胀满,适合脾胃虚寒且伴有胃部气滞症状,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所致的消化不良、胃痛等。
2、脾气虚
症状:腹胀,大便不成形,胃口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水肿,舌头有齿状痕;容易腹胀或腹泻。
病因:中医认为,“脾气”就像是推动脾胃运转的“动力”。脾气虚时,脾胃这个“机器”就运转不良,不能很好的吸收、传输营养,也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需要益气健脾。
推荐:
A、四君子颗粒:来自于补气健脾的经典方剂——四君子汤,四君子颗粒是它的中成药,专注于益气健脾,药性平和,适用于单纯脾气虚、症状较轻的患者。
B、六君子丸: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增加了燥湿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食量小、气虚痰多的患者更为适宜。
C、参苓白术丸:脾气虚的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湿困脾土”。这时不但要补气健脾,还有化湿,参苓白术丸就是一种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中成药。
3、肝气乘脾
症状:平素易郁闷或发脾气,情绪不佳时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或腹泻,兼有胁肋胀满。
病因: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脾,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气机失调。需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推荐:
A、柴胡疏肝丸:重在疏肝理气、消胀止痛,对于肝气郁滞症状明显,如胸胁胀满疼痛的患者更为适用。
B、疏肝和胃丸:在疏肝的同时,注重和胃止痛,更适合肝气犯胃导致胃脘疼痛、呃逆呕吐等症状的人群。
02
4、心脾两虚
症状: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脸色苍白或萎黄、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病因:脾虚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脾不统血,无法滋养心神,进而影响睡眠。需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使心脾得养,气血充足,心神安宁。
推荐:
归脾丸: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睡眠问题及气血不足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5、脾虚气陷
症状: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胀、腹部坠胀、久泻不止、中气不足、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病因:脾气虚严重时,无法托举脏腑,使其位置下移。此时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提升脾气,稳固脏腑。
推荐:
补中益气丸:着重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治疗中气下陷的专用方剂。
6、胃阴虚
症状:有饥饿感但无食欲,口常干,胃中有轻微烧灼感,舌红苔少。
病因:热病后期或情志不畅等可能灼伤胃阴,导致胃失濡润,虚热内生。此时应滋养胃阴,消除虚热。
推荐:
养胃舒颗粒:以滋阴养胃为主,适用于胃阴虚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7、胃中湿热
症状:口苦口臭、牙龈红肿,舌红苔黄,胃热反酸,大便秘结。
病因: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肥甘厚味,易致湿热内生,蕴结于胃。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推荐:
清胃黄连丸:清热泻火解毒的力量较强,适用于胃火炽盛、热毒较重的患者。
最后大部分胃痛是由于瘀血停胃造成的,较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常胃痛且舌下青筋冒起,或舌质暗紫,有瘀点。这种情况需要散瘀止血,缓解疼痛,可以选择胃康灵。
另外,如果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导致胃胀、大便臭秽,还可以使用以下中成药进行消食: 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
本篇文章要点较多,建议大家收藏后,慢慢阅读与学习,每天掌握一点点,养好咱们的脾胃,才能养好咱们的身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大家还想调理哪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区~谈谈会帮大家一一解决。
领取福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4130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